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是一個國際卡特爾,控制著世界石油貿易的很大一部分。歐佩克包括12個國家:科威特、阿爾及利亞、厄瓜多爾、伊朗、安哥拉、伊拉克、利比亞、沙特阿拉伯、尼日利亞、卡塔爾,委內瑞拉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是一個國際卡特爾,控制著世界石油貿易的很大一部分。歐佩克包括12個國家:科威特、阿爾及利亞、厄瓜多爾、伊朗、安哥拉、伊拉克、利比亞、沙特阿拉伯、尼日利亞、卡塔爾,委內瑞拉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該組織偶爾也會受到爭議,因為它對石油流動的控制如此之大。近年來,這種影響因若干原因而減弱。

伊朗是歐佩克的創始成員。成立于1960年,石油輸出國組織很快成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組織之一。雖然歐佩克的幾個創始國曾討論過組建一個集體的可能性,但直到1960年才成為必要。當時的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Dwight Eisenhower)通過的一項法律規定了限制從非北美進口石油。由于美國是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之一,這造成了石油利潤的急劇下滑。

汽油是由原油制成的,其價格部分由歐佩克控制石油輸出國組織最初的五個成員國開始招募新的成員國來鞏固他們對石油貿易的控制在接下來的15年里,歐佩克又招募了8個國家,并擁有幾乎所有已知的世界石油儲備,某些國家,如聯合王國,由于與殖民活動的聯系而被故意排除在該組織之外

沙特阿拉伯是歐佩克的原始成員國。石油輸出國組織的目標是控制石油的生產和供應。該組織這樣做通過嚴格控制成員國油田的開采量,并對價格和可用性進行限制。在權力鼎盛時期,該集團保持了成本緩慢增長,但總體價格穩定。在1973年石油禁運期間或80年代初多年的過度生產期間,石油價格會波動,但很快就會回到以前的水平。

伊拉克是歐佩克成員國幾十年來,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許多成員國控制了石油價格,這使得許多非工業化國家的石油價格變得更為昂貴,他們可以通過增加運輸成本來提高非相關產品的價格,這對從通貨膨脹率到住房成本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影響盡管歐佩克仍控制著世界上大量的石油儲備,但它們的總體影響力已不如從前。由于需求的增加,大多數成員國的石油生產速度幾乎與基礎設施允許的一樣快,這就抵消了生產配額的效用。此外,一些新的石油儲量位于非成員國。由于這些來源國生產的石油不受歐佩克的監管,國際石油銷售不會受到其定價的嚴重影響。

A當時的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通過的法律限制了從非北美進口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