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資產是一種由公用事業公司所有,但由政府監管機構控制或監管的資產。在大多數情況下,監管機構授予公用事業公司將與資產相關的成本或收入遞延至公司資產負債表的特權。這就造成了資產不必公布在損益表上,并從損益表所...
監管資產是一種由公用事業公司所有,但由政府監管機構控制或監管的資產。在大多數情況下,監管機構授予公用事業公司將與資產相關的成本或收入遞延至公司資產負債表的特權。這就造成了資產不必公布在損益表上,并從損益表所涵蓋期間的收入或費用中扣除。

通過在公司資產負債表上記錄監管資產,沒有機會在整個會計過程中被忽略或忽略的資產。監管資產的概念得到了世界各地許多國家稅務局的認可。這類資產的好處之一報告是指企業能夠在資產負債表上維持資產的最長時間。只有當與資產相關的成本發生時,或者,當與資產相關的客戶回收實現時,資產的價值被視為可確認并記錄在損益表上。這就造成了這樣一種情況,即資產的價值不必被視為稅收目的的收入或費用,直到該資產實際有了一些活動通過在公司資產負債表上記錄監管資產,就不可能在整個會計過程中忽略或遺漏該資產資產仍然以某種方式進行會計核算,這使得該做法符合英國、美國等國普遍接受的會計原則,與在資產負債表上報告監管資產相關的實際好處之一是,準確報告從客戶處收回的款項或與資產相關的成本的必要分錄被保持在最低限度在監管資產可能由公用事業公司(通常是電力公司或電力公司)持有的國家,該國的監管機構確定資產必須滿足的標準,才能有資格在損益表中納入此類豁免。由于各國的標準可能略有不同,重要的是與業務所在地的監管機構合作,以確保以這種方式列出的任何資產都符合所有相關規定。這樣做將有助于確保會計賬簿被認為是準確的,并且為稅務目的報告的收入與現行的一致指導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