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產一般被定義為一個公司不能再按時支付賬單和其他債務的財務狀態。每當負債或債務超過資產和現金流時,就會出現這種情況。一旦公司破產,它必須立即采取行動來產生現金,結清或重新談判流動債務。不能成功擺脫這種狀況的...
破產一般被定義為一個公司不能再按時支付賬單和其他債務的財務狀態。每當負債或債務超過資產和現金流時,就會出現這種情況。一旦公司破產,它必須立即采取行動來產生現金,結清或重新談判流動債務。不能成功擺脫這種狀況的公司通常面臨破產程序、破產管理或所有資產清算src=“1234560”/>當一個公司破產時,它通常會尋求某種形式的破產保護。破產通常與破產相混淆,兩者都是處理負債超過資產,但資不抵債是一種存在狀態,破產是一種法律問題。公司可以資不抵債,但在法律上不破產。資不抵債可能導致破產,但這種情況也可能是暫時的,不受債權人的法律保護面臨破產可能性的公司可以采取措施使自己在財務上有償付能力。利用現有的信貸額度借款是避免這種情況的一種方法,但這也會造成更多的負債和新的付款期限。向其他公司出售資產也是一種常見的對沖措施。例如,消費者可能會注意到當地一家雜貨店易手最初的雜貨連鎖店可能正瀕臨破產,賣掉30或40家當地商店,以便立即產生現金,及時償還債務,避免破產的另一個選擇是由規模更大的企業收購大型企業集團在收購或收購程序中尋找小型但商業上可行的公司并不罕見。即使規模較小的公司目前正處于破產邊緣,對其標志性產品線的權利可能被證明是有價值的,足以使其免于破產。這種情況在食品批發業中經常發生。陷入困境的流行產品制造商可能會同意將其所有資產出售給一家有更好融資的公司資不抵債不一定會導致破產,但所有破產的公司也被視為資不抵債,一旦宣布破產,股東可能必須決定是否出售其股份,或留在公司,直到公司重新獲得財務基礎
-
發表于 2020-08-04 15:12
- 閱讀 ( 970 )
- 分類:經濟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