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發燒通常是感冒的一部分病毒性發熱是因為諸如前列腺素、白細胞介素-1(IL-1)和腫瘤壞死因子(TNF)等物質被激活的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釋放出來。當這些物質刺激下丘腦,將體溫設定在更高的水平時,就會出現發燒。撲熱息痛、阿司匹林,而非甾體類抗炎藥能夠退燒,因為它們能阻止前列腺素的合成。
人體可以提高體溫來對抗病毒此外,病毒性發熱在限制病毒感染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據推測,隨著體溫的升高,被稱為熱休克蛋白(HSP)的特殊蛋白質被激活,以增強淋巴細胞對感染病毒的反應。體溫在38至39攝氏度(100.4至102.2華氏度)之間的發燒被歸類為低熱,在39到40攝氏度(102.2到104華氏度)之間被歸類為中度發燒。當體溫超過40攝氏度(104華氏度)時就會出現高熱。當體溫達到42攝氏度(107.6華氏度)及以上時,就會出現高熱病毒性發熱可能是有益的,但被歸類為中度或高度的發燒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應給病人采取降溫措施,如服用退熱藥和洗冷水澡,尤其是高熱,因為它達到了與生命相適應的限度,所以被認為是一種醫療緊急情況
病毒引起的體溫升高稱為病毒熱。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