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養比衡量的是受撫養人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被撫養人指的是沒有參加工作的人,例如那些太年輕或太老而不能工作的人。這個比率總是用百分比來表示,用15歲以下和64歲以上的人口除以15歲到64歲之間的人口,再乘以100來計算...
撫養比衡量的是受撫養人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被撫養人指的是沒有參加工作的人,例如那些太年輕或太老而不能工作的人。這個比率總是用百分比來表示,用15歲以下和64歲以上的人口除以15歲到64歲之間的人口,再乘以100來計算。撫養比成為經濟問題的根源老年撫養比,即有大量受扶養人,特別是64歲以上的人。這給已到退休年齡的人提供社會保障和養老金帶來了問題。

撫養比衡量一個人口中受撫養人的比例。經濟學家可以通過研究一個社會的年齡撫養比,對這個社會有幾個重要的發現。當然,勞動人口的數量與非工作人口的數量可以得出結論。高撫養比表明,在工作的人比其他國家有更大的責任來供養受撫養人。這種援助以社會保障、稅收或共同收入的形式提供,在父母撫養子女的情況下,

老年人被視為撫養比率的受撫養部分兒童所占比例的一部分被稱為青年撫養比,退休人口稱為老年撫養比,這兩個比率也可以比較。例如,如果一個社會有10000人,15歲以下的2000人,64歲以上的3000人,青年比率為66.7%(2000年除以3,撫養比之所以有這個名字,是因為它表明那些在工作年齡以下或以上的人依賴于那些工作的人。15歲以下的兒童通常依靠他們的父母或監護人在經濟上支持他們,而老年人口依靠政府援助和養老金在整個退休期間為他們提供經濟上的支持。工作人口的一部分收入用于受扶養人,無論是通過收入還是稅收。人口撫養比并不總能準確地反映經濟上的依賴關系,因為有15至64歲的人是受撫養人,例如失業者或殘疾人,包括殘疾和精神病患者了解一個社會中受撫養人數量的更好方法是計算領取殘疾津貼的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