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市場是指承諾在未來某一時刻以固定價格買入或賣出某一固定商品的市場,其起源是為了讓生產者在某種程度上保護自己不受外部力量的價格波動的影響,例如市場上對玉米的需求。最早的現代期貨市場是在日本大阪建立的,作為...
期貨市場是指承諾在未來某一時刻以固定價格買入或賣出某一固定商品的市場,其起源是為了讓生產者在某種程度上保護自己不受外部力量的價格波動的影響,例如市場上對玉米的需求。最早的現代期貨市場是在日本大阪建立的,作為一種出售大米期貨的方式。在19世紀初的美國,芝加哥周圍的農產品市場迅速興起,出售期貨,包括玉米期貨。第一個通過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簽訂的遠期合約是玉米期貨,發生在1951年。

日本大阪是最早的現代期貨市場的發源地,它被用作賣出大米期貨。玉米期貨市場運行于3月、5月、7月、9月和12月的合約。玉米期貨合約的最小規模為5000蒲式耳玉米,價格限制為高于或低于前一天的最終價格的每份合約1000美元(USD)。可交易玉米分為三個等級:1號黃色,比合同價格高1.5美分;2號黃色,按合同價格交易;3號黃色,價格比合同價格低1.5美分

大宗商品交易通常與美國芝加哥有關玉米期貨是世界上主要的期貨市場之一,因為玉米是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的主糧,每天有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玉米期貨通過市場進行交易,既有助于推動玉米價格,也有助于穩定市場。與其他期貨市場一樣,并不是所有參與玉米期貨交易的人都對實際買賣玉米感興趣。事實上,許多參與玉米期貨交易的人只是通過投機賺錢而已。

玉米期貨是根據3月、7月、9月和12月到期的合約操作的購買玉米期貨有兩個截然不同的原因:套期保值和投機。套期保值是那些實際上想購買玉米實物商品的人為了將利潤損失的風險最小化而做的事情,如果市場在他們想買或賣玉米合約的時間,以及他們實際手頭上有玉米的時間。另一方面,投機是由投資者進行的,作為利用市場變化賺錢的一種方式,利用實物商品作為市場本身的代理。他們從來沒有得到實際的玉米;相反,他們不停地買賣玉米期貨,試圖撬動市場。玉米期貨可以是短套期保值,也可以是多頭套期保值,這取決于簽訂的合約是否表明投資者將出售玉米或買入玉米當有人做空玉米套頭交易時,意味著他們在說,在未來的某個時候,他們會以一個固定的價格賣出一定數量的玉米。如果有人做空玉米,這意味著他們會以一個固定的價格買入,如果玉米的實際價格在買入玉米期貨和合約到期之間下跌,那么做空套期保值的人就會賺錢,而如果玉米價格上漲,做多套期保值將是有利可圖的套期保值者利用玉米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相結合,現貨市場是反映當前玉米實際價格的市場,以確保無論市場如何波動,他們從不虧本,通過在玉米期貨市場和玉米現貨市場上采取相反的頭寸,他們在一個市場上可能遭受的任何損失都會被另一個市場的收益所抵消,反之亦然,因此他們賺的錢完全是基于實物商品本身

玉米是一種常見的農業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