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最著名的作品是《神曲》;但丁寫《神曲》時,他把自己的繆斯提升到了一種幸福的狀態,她是他的向導,貫穿了這部作品的《天堂》這種非性的結合,因為但丁顯然不鼓勵非法的性接觸,這也許是作家對比阿特麗斯所期望的全部。中世紀的婚姻不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而是基于財產。他以浪漫的意義愛比阿特麗斯這一事實,更能說明騎士與女人之間的"宮廷之愛",而這種愛往往毫無意義在但丁的其他作品中,早于喜劇的《康維沃》也許是最有意義的,因為它定義了作家的哲學,捍衛了他的政治,并開始了他對如何實現的論證人必須活著才能達到天堂。但丁是白人蓋爾夫黨(White Guelf party)的成員,這是一個希望獲得更大的個人自由的政治團體。黑人格爾夫一家主要支持教皇統治,當白人格爾夫支持不同的統治者時,隨著黑人格爾夫的勝利,許多白人格爾夫被放逐。但丁在流放后的大部分時間里游蕩于意大利其他地區的各種宮廷,如維羅納和盧卡喜劇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作品分為三個部分:地獄、煉獄和天堂。維吉爾是但丁穿越地獄和煉獄的向導,而比阿特麗斯則是他在天堂里的向導。地獄的開始喚起了所有男人在中年時必須經歷的一次精神之旅。在這里喜劇與當時的其他文學探索,比如亞瑟王傳說中的圣杯縱觀《地獄》,但丁遇到了許多他那個時代的政治人物,批評家們認為他把這些人物放在地獄里是為了獲得政治觀點和對自己觀點的同情。地獄有24個圈子,最里面的人是撒旦。撒旦不是火的主人,正如他后來經常描述的那樣,但卻陷入了痛苦之中。他巨大的翅膀不停地拍打著,使他從腹部以下都凍在冰里。撒旦,對但丁來說,是如此的腐敗,以至于他永遠無法解脫自己,并將不斷地被自己的惡意所困。事實上,所有在地獄里的人都因為永遠見不到上帝而備受折磨但丁在地獄里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一個觀察者。在煉獄中,他把自己看成一個懺悔者,真正屬于那里,直到他能夠擺脫那些使他與天堂分離的罪惡。但丁的煉獄之旅類似它的所有居民的旅程,其回報是與比阿特麗斯一起瞥見天堂。天堂常常失去讀者,因為它沉浸在天主教的意象中,使其象征意義變得模糊,即使讀者是一個虔誠的羅馬天主教徒,讀整部喜劇也是明智的選擇,最好的譯文之一是1961年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約翰·辛克萊爾的,每一節后面都有注釋和解釋,這很有幫助另一個很多人喜歡的翻譯是1949年由著名神秘小說家多蘿西·塞耶斯(Dorothy Sayers)翻譯的詩句。不過,辛克萊版本對所有不是中世紀天主教學者的人來說都是上乘之選。在研究辛克萊的翻譯之后,塞耶斯版本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或者兩者可以一起閱讀。當然,意大利語學者們最好能欣賞原著,但現代翻譯非常出色,非意大利語讀者會發現研究喜劇是一種豐富的追求。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