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安長老的協議》或"錫安協議"是一種文學偽造品,它宣揚了一種所謂的猶太人陰謀來實現世界統治,學者們認為這是一個反猶太主義的騙局,錫安長老的協議在1905年名聲大噪,當時它被一個自稱神秘主義者塞爾吉·尼盧斯編入了一...
《錫安長老的協議》或"錫安協議"是一種文學偽造品,它宣揚了一種所謂的猶太人陰謀來實現世界統治,學者們認為這是一個反猶太主義的騙局,錫安長老的協議在1905年名聲大噪,當時它被一個自稱神秘主義者塞爾吉·尼盧斯編入了一本關于反基督的書的第二版中

納粹依靠錫安長老的協議作為宣傳。錫安長老的協議是用第一人稱寫的,它以猶太復國主義長老的視角,指導猶太復國主義同胞陰謀控制世界金融機構和利用大眾媒體的力量的方法或協議。文中引用的協議包括酗酒和物質主義等社會問題,并因此將其呈現為精心策劃的情節。本文節選自法國諷刺作家莫里斯·喬利1864年出版的一本書,書名為《馬基雅維利與孟德斯鳩的地獄對話》

"錫安議定書"是在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的領導下分發的宣傳品,并為哈馬斯憲章所接受錫安長老的協議也被稱為"光照派協議"、"猶太危險"、"協議與世界革命"和"反對基督王權的戰爭",它被不同的匿名編輯采用了幾個不同的標題,并被定制以適應不同的反猶太主義議程1905年革命時,這些協議被用來宣傳陰謀論,即布爾什維克運動是所謂的猶太人統治世界陰謀的一部分。協議的發行出版物通常印有威脅性的神秘符號,如反基督者的標記"INRI"或標簽線,1919年,《錫安長老協議》的英文譯本摘錄,現在稱為"紅色圣經",發表在《費城公共賬本》上。該文本被作為布爾什維克宣言提出,并所有提到的所謂的猶太作者都被省略了。1920年,《錫安長老協議》的第一個英文版以"猶太危險"為名在倫敦出版,并以五個版本售出。同樣在1920年,工業大亨亨利·福特贊助出版了50萬冊;福特也在反猶太主義期刊《迪爾伯恩獨立報》(The Dearborn Independent)。1921年,倫敦時報記者菲利普·格雷夫斯(Philip Graves)揭露,這些協議是對莫里斯·喬利(Maurice Joly)的《地獄中的馬基雅維利與孟德斯鳩之間的對話》的綜合抄襲,還有德國反猶太主義者,赫爾曼·戈德什的小說《比亞里茨》"協議再次被反布爾什維克的俄羅斯流亡者弗拉基米爾·布爾采夫在其1938年出版的《錫安長老的議定書:經證實的偽造》一書中揭露為文學偽造。盡管協議被揭穿,但協議仍然被視為真實的,并在20世紀30-40年代被納粹用作宣傳品,作為德國學生的必備學習材料。錫安長老會的協議繼續作為正版文本傳播到新千年敘利亞、土耳其和日本暢銷書;伊朗反猶太主義公共電視紀錄片的基礎;在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發行的教科書中作為事實引用;并被哈馬斯憲章正式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