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舌爾是印度洋上的一個群島國家,位于非洲海岸外,面積約176平方英里(451平方公里),面積比華盛頓特區大一倍多。附近的島嶼包括馬爾代夫、毛里求斯和留尼汪島 在19世紀,塞舌爾的經濟是以椰子為基礎建立起來的,雖然人們無疑在...
塞舌爾是印度洋上的一個群島國家,位于非洲海岸外,面積約176平方英里(451平方公里),面積比華盛頓特區大一倍多。附近的島嶼包括馬爾代夫、毛里求斯和留尼汪島

在19世紀,塞舌爾的經濟是以椰子為基礎建立起來的,雖然人們無疑在歐洲發現之前就知道塞舌爾了,但似乎沒有一個人定居在那里永久性的。就像阿拉伯人已經定期拜訪他們收集椰子樹的堅果一樣,塞舌爾附近的清澈水域是潛水員最喜歡的目的地葡萄牙人是最早發現這些島嶼的歐洲人,在16世紀,但他們沒有形成任何定居點。英國人后來在17世紀登陸了這些島嶼,但他們也選擇了不定居。法國人在18世紀早期對這些島嶼進行了徹底的測繪,但沒有在這些島嶼上設置任何永久性的建筑。當法國和英國后來開戰時,法國人最終在18世紀中葉宣稱這些島嶼是他們自己的。到了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之后,塞舌爾基本上實現了自治,由殖民地議會統治塞舌爾隨后采取了基本上中立的立場,在適合他們的情況下與英國人合作,并且對法國人做了足夠多的口頭承諾以避免他們的干涉。塞舌爾在19世紀繼續發展。英國人在群島上實行不奴隸政策,后來,這些島嶼轉變成了以椰子為中心的經濟體系,變得相對繁榮起來。早期,當法國人名義上仍然控制著這些島嶼時,他們把它當作一個地方,用來運送麻煩的政治犯。后來,英國人控制了這個島,他們也用它來達到同樣的目的20世紀初,塞舌爾經濟遭受了世界大戰和科普拉價格下跌的雙重打擊。現代政治運動產生于20世紀40年代初,主要是為了保護地主的利益。20世紀60年代中期,獨立運動開始了,作為回應,一場運動開始促進與英國的關系。1976年,塞舌爾宣布獨立,成為英聯邦的一部分。第二年,在政變之后,塞舌爾過渡到一黨制國家。這將持續到1991年,當該國恢復多黨制塞舌爾群島有超過115個島嶼,其中大部分幾乎都是未受影響的熱帶天堂。相對孤立,不像加勒比海或南太平洋的類似天堂,塞舌爾沒有最發達的旅游基礎設施,但也沒有成群結隊的人有時會降落到其他熱帶目的地塞舌爾群島的海灘和水域和地球上任何地方一樣完美,而且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里都保持著完美的狀態。像表兄島這樣的地方也提供了令人驚嘆的觀鳥機會,而眾多的珊瑚環礁也提供了令人驚嘆的潛水和浮潛。異國情調的椰子,其高度色情的水果,在塞舌爾的兩個島嶼上也能找到,在地球上沒有其他地方。飛往塞舌爾通常要經過許多城市,最終經過毛里求斯、新加坡,或者東非的一部分地區。但是,隨著這些島嶼作為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越來越高,歐洲國家的直航開始出現。游輪經常在維多利亞停留,但迄今為止沒有游輪在那里停留很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