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通過從垃圾桶里篩選重要文件來盜取他人的身份。聯邦貿易委員會在美國參議院面前作證后,聯邦官員在20世紀90年代末和21世紀初,消費者受到越來越多的剝削,這主要是因為人們越來越容易接觸到電腦,而現在電腦里有關于個人及其財務記錄的詳細信息。這是一些最常見的濫用行為之一身份被盜是不同形式的欺詐。
身份盜竊的受害者可能會承擔大量債務。根據《身份盜竊法》的立法,涉及貸款、抵押貸款的犯罪,信用卡和信用額度將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受到起訴。雖然這些活動已經是非法的,《身份盜竊法》增加了其他犯罪行為,如果人們被抓獲,他們可能會被起訴。美國法典第18條被修訂,包括任何使用身份證件或個人信息實施的欺詐行為。該法案還規定,在知情的情況下,未經授權將這些信息轉移給其他人是違法的,不管其意圖如何。
國會和總統于1998年頒布了《身份盜竊和假設威懾法》《身份盜竊法》規定的聯邦法律僅限于特定的參數。值得注意的是,被盜身份必須由美國的商業或政府機構簽發。罪犯還需要有欺詐國內個人、企業或政府機構的意圖。罪犯可以被起訴如果他們通過郵件、跨州線或國際盜竊身份。
切碎個人的個人文件可以幫助個人防止身份盜竊。《身份盜竊法》允許對5人、15人、15人進行處罰,20年或30年取決于犯罪行為。它還要求罰款取決于某些因素,如造成的財政差距。在極端情況下,還有一項法規將某些事件定義為"嚴重的身份盜竊",允許對罪犯執行連續的判決美國也制定了有關身份盜用欺詐的法律法規,澳大利亞于2000年頒布了《刑法修正案》,加拿大同年通過了《個人信息保護和電子文件法》,印度通過了2000年的《信息技術法》,英國于1998年制定了《數據保護法》。在發生國際身份盜竊犯罪時,這些國家中的大多數國家都會合作,以確保跨境執法。
身份盜竊法是在前美國前總統第二任期內通過的克林頓總統。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