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緬因號航空母艦的文物存放在美國海軍紀念館。美國海軍紀念館包括一個紀念廣場,由藝術家斯坦利·布萊菲爾德(Stanly Bleifeld)設計,銅像《孤獨的水手》(the Lone Sealer),這座雕塑描繪了一位年輕的美國海軍藍夾克,凝視著遠方。雕像由八艘美國海軍艦艇的文物組成,包括美國海軍"憲法"號(USSConstitution),也被稱為"老鋼鐵隊"(Old Ironsides),緬因州號(USSMaine)。布萊菲爾德的另一座銅像裝飾著紀念廣場。返校節描繪了一位回歸者水手受到妻子和孩子的歡送。布萊菲爾德參觀了多個海軍港口,親眼目睹海軍人員在海外服役后受到家人的歡迎,受到啟發設計了這座雕像。紀念館的紀念牌墻紀念海軍艦艇、中隊的服役,400多個由個人和團體贊助的牌匾永久性地陳列在戶外墻上。牌匾上有圖片、文字、團體徽章、標志,以及其他圖形。墻上還包含了美國海軍歷史上著名人物的名言,包括約翰·保羅·瓊斯和大衛·法拉古特。個人和團體可以贊助一塊牌匾,捐款3000美元(美元)。捐款用于宣傳美國海軍紀念館的使命。海軍遺產中心位于紀念館該中心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研究和檔案館,工作人員、志愿者和實習生在這里為游客提供幫助并回復電子郵件查詢。圖書館擁有超過1000本書和書名、30000張照片和1張,500個聲音條目。海軍之聲紀念館藏包括海上退伍軍人對海軍服役的原始口頭和書面描述。海軍日志亭允許游客查找有關海戰人員的信息并查看服役記錄。海軍戰斗英雄、前海軍作戰司令阿利伯克上將,1977年,他領導了一個組織,開始創建一個海上紀念碑。伯克和他的海軍同齡人為此建立了一個非盈利組織,美國海軍紀念基金會。國會于1980年批準了在賓夕法尼亞大道哥倫比亞特區的一個紀念館的私人資助,它連接著美國國會大廈和白宮,1985年為紀念館破土動工。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