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任性!”“電費我出,柴火給我!”“無心工作,只想燒鍋爐……”洛陽燒錢發電,小伙伴們心癢難耐。相形之下,紙幣點煙的妹子弱掉了,山洞里燒美元取暖的毒販埃斯科瓦爾真是小兒科,就算標哥把毛爺爺堆成長城,也只能得到一句“你認真你輸了”!
人民幣發一度電含金量該多高?誰用上可真是值了!廢幣回收造紙和發電哪個劃算?再破也是錢,工作人員手賤要咋整?……洛陽土豪如相問,就說我在開腦洞。

一度電值幾個錢?
“1噸殘損幣廢料可發660度電,河南省每年銷毀廢料可發電132萬度。”掐指那么一算,每度電需要1515g人民幣。姑且奢侈點,就拿百元大鈔來燒,按照新百元大鈔1.15g每張計算,至少要燒1317張,共13萬多元,疊在一起也有13厘米這么高了——就這樣一度電,只夠你打一天一夜的dota。省著點燒,0.97g每張的50元紙幣,這度電就將近8萬元。再摳一點,燒0.75g每張的10元人民幣,也要燒上2萬多元。
這么土豪得讓人心馳神往、奢侈中帶點心疼快感的事兒畢竟還是小概率事件。根據《城市晚報》2013年的報道,100元使用壽命為36個月,50元、20元使用壽命為18個月,10元使用壽命為21個月。以此類推,用來發電的人民幣多數是小面額紙鈔。資深錢幣收藏玩家、知乎網友徐馳統計,1元票券經過六個月的流通,平均品相會降到六品以下,達到被回收銷毀的標準。
這么說燒得大半是一元錢?可別不屑,普通居民用電每度5角錢,哪怕一噸1元的廢鈔,燒出660度電,好歹值330元不是?根據百度、搜狗、360網友的不完全統計,三口之家每月用電在150~300度之間浮動,這些電夠用兩三個月呢。
回過頭來,再那么一掐指,如果河南一年能發出132萬度“人民幣電”,相當于2000噸人民幣,那就相當于發行了……噓~~機密哪能那么容易讓你知道?
紙鈔發電值得嗎?
這么暢快的事情,一出爐就集齊了羨慕、嫉妒、恨。有人問,人民幣發電難道比造紙劃算?造幣流通成本和發電收益比怎么樣?發電過程夠環保嗎?這就來回答你。
按照《中國人民銀行殘損人民幣銷毀管理辦法》第四條,銷毀人民幣一般用蒸煮噴漿、機械粉碎、鈔票自動處理系統聯機銷毀以及火焚等方式。至少過去十年是這樣的。而此次發電,只是在“火焚”方式之外,添加了生物質能發電的環節。僅就焚燒銷毀來講,紙幣水分低、熱值高的特點得到了更充分的發揮。
鑒于洛陽為全國首家紙幣發電點,用紙幣廢料制造新聞紙、宣紙等紙制品的回收方式將會在更大范圍內實踐,至于兩者誰更環保就不好說了。歐元正式在德國開始流通后,政府回收失效了的德國馬克紙幣用來生產衛生紙。回收的舊紙首先得用水泡爛,然后分離出不適合生產紙的部分,之后再分解出舊紙上印有的顏色涂料等,由此產生的有毒廢水依舊需要付出環保成本。
并且,不是每一張紙幣都能有幸“重生”。在日本《朝日新聞》的報道中提到,只有大約六成破損貨幣可以循環使用,剩下的將焚燒處理。說道焚燒又要回到河南的例子,每年殘碎紙幣銷毀發電量與同類型火電機組相比,每年替代標準煤4000噸。
問題又來了,造紙環保?焚燒環保?發電環保?還是燒煤環保?死磕“環保”或許意義不大,在“一步到位”的解決方案出爐前,“環保”需要的是不同方案之間的組合平衡。
紙幣回收究竟咋整
思前想后那么多紙鈔的“生后事”,不如研究下如何深入第一線,在紙幣進入焚燒爐之前“截胡”。
早晨8點的鈔票處理中心,人工將鈔票送進清分機后,這臺機器將以每分鐘1000張的速度辨別紙幣的污損程度。有部分假幣被機器識別出來,進入機器一側的出口;一些票面相對較新仍可繼續使用的鈔票,在清分后會經過一條很長的傳送帶,并經過機器自動清點后打捆。
“雀屏中選”的回收紙幣進入復點室,由工作人員通過目測、手驗、驗鈔機檢驗等環節分辨完損、真偽,并用打孔的方式加以確認。
一錘定音后,是粉身碎骨。需要被銷毀的鈔票將通過一條全封閉的專用管道送進粉碎機,碎成很細很細的紙條。一般來說,每個批次處理的鈔票大約在一噸左右,處理‘一鍋’(即一個批次)需要兩個多小時。

最終這些被粉碎的紙屑還要進行壓塊處理,最終被制成一塊塊直徑約9厘米、厚度約7厘米的紙碇。這時纖維已經被破壞,無法恢復,達到銷毀目的。
看出來了嗎?全程只有三次人為參與:進鈔、復點和變成紙碇裝袋的那一刻。不過忘了告訴你,整個銷毀車間有嚴密的攝像頭,360度無死角。門口還有武警把守——最重要的是,每一個工作人員工作前都要換上沒口袋的制服,從上崗的那一刻起,他們就必須一直呆在這里,未經允許不得擅自離開,也不得隨意同外界通電話,直到當天所有賬目核對無誤后,才能統一下班。
知道真相,施主回頭是岸啊。想分一杯羹,不是還可以搬家嘛。好消息是,對于全國絕大多數像河南一樣熱愛用紙幣1元的地方,央行正在考慮加大硬幣發行量——簡而言之,燃燒爐里的1元紙幣將越來越少,“人民幣電”的含金量越來越高。哇咔咔咔咔~~~還等什么,拋下北上廣,直奔大河南吧。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