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本屆(2015)沃德十佳發動機(沃德十佳發動機,是美國權威雜志《Ward's Auto World》雜志社創立的榜單。 通過對美國本土銷售的車型進行了接近日常駕駛狀況的測試后,根據每臺發動機的馬力、扭矩、技術含量,以及實際使用中表現出來的工作特性進行全面評估,最終選出十臺綜合表現最好的發動機。)獲獎的十臺引擎。共有7臺增壓發動機、一臺自然吸氣發動機、一臺增程式電動機和一臺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獲得了眼光苛刻的評委們的支持。
通過“十佳發動機”能看出點些什么?
技術、節能、環保。毫無疑問這三個詞可以代表未來汽車發動機的發展趨勢,在能源日趨緊張的大背景下,大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是難以繼續立足的。小排量渦輪增壓、混動以及清潔能源發動機就是各個廠家研發的重點。

昔日的霸主—自然吸氣
自然吸氣車型會被淘汰么?答案很顯然是否定的,市面上渦輪增壓發動機固然已占據“半壁江山”,就連通用、福特這樣的“自吸大戶”也紛紛向渦輪“妥協”。但自然吸氣發動機基于其維修保養簡單、故障率相對低等特點依然飽受消費者的厚愛,或許大排量會逐漸被渦輪取代,但小排量自吸車型依然有自己的發展空間。畢竟,除了動力,就油耗、排放等方面來說,它們與渦輪增壓車型的差距很小。
缸內直噴、全鋁機體、可變正時、可變缸等等現如今很前沿的技術也紛紛被日系、美系等廠商引入到自然吸氣引擎的研發之中。不過,油耗和燃燒效率等環節的劣勢是大排量自吸車型的瓶頸,在全球節能減排的大背景下,不久的將來也許會逐漸的脫離于主流。
市場覆蓋率逐年提高—增壓車型
同排量動力更足這恐怕是增壓車型最大的優勢,而現如今,憑借出色動力輸出和良好燃油經濟性而被各車企競相研發的小排量三缸渦輪增壓發動機,更是集技術之大成。三缸發動機抖動大、渦輪遲滯、發動機重量大等劣勢也被平衡軸、鋁制缸體等新技術解決。三缸機能否取代四缸機更是成為了車迷們所關注的重點。
節能環保的同時帶來更好的操控體驗,何樂而不為?
異軍突起的生力軍—電動機
現如今市面上在售有油電混合、純電動、增程式電動機等車型。相對簡單很多的機械結構、車身更輕、續航里程滿足日常通勤使用、甚至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這種與生俱來的優勢使得電動車受到了廣泛的重視。
不過,也正是由于異軍突起的緣故,充電配套設施不完備、電動車型成本過高、無法獲得同內燃機車型一致的駕控感受等劣勢也需要政府及車企及時解決。未來固然光明,但從目前來說,短時間內內燃機車型依然是市場上的主流,電動車恐怕只能扮演“高大上”、“土豪專用”的角色。
“高逼格”的未來派—燃料電池
不夸張的說,燃料電池車型的出現絕對是汽車歷史上的一個新紀元。這種零排放、無污染的清潔能源一直被業界視為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之一,而搭載于現代Tucson FCV車型上的燃料電池的首度捧杯也預示著該技術在汽車領域已逐漸走向成熟。
燃料電池其實并不是電池,而是一個發電裝置。它可以使貯存在氫罐中的氫與空氣中的氧發生化學反應,為驅動電機提供動力,同時可以將多余的電能儲存在電池中備用。雖然可以和電動車做到同樣的“零排放”,但是較之后者,燃料電池車型可在數分鐘內加注氫燃料,同時滿足400km以上的續航里程。在電池容量和續航里程的制約下,燃料電池車型的優勢顯然比電動車更大,“逼格”也更高。
同樣,作為一個開創新紀元的產品,其產品質量的可靠性、成本大小、配套基礎設施的普及率甚至是市場認可度需要政府、廠家、消費者的三重努力才可給予廣泛推廣。
結語
未來幾年,內燃機引擎依然是廠家研發、市場銷售的重點,用更新的技術從而達到節能環保的目標是主流與大背景。電動以及清潔能源車型依然有待“接地氣”并被市場所認可,我們也理應給予期待。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