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熱廠服務于多個建筑物。供熱廠在老大學校園中很常見,農村或離網工業場地和軍事設施。這些設施通常與市政或工業公用設施共用一個位置。使用高壓蒸汽,然后將低壓蒸汽輸送至醫院或大學的加工廠共用,以利用熱量,而不是排放到通過冷卻塔或冷卻池的環境。在單體建筑地下室中容納小型鍋爐的空間通常被稱為鍋爐房,而不是供熱設備。容量、工作壓力和溫度是由預期熱負荷決定的關鍵設計問題。為避免完全停機,加熱設備通常有兩個或三個鍋爐。蒸汽壓力通常限制在150 psig(1035 kPa)以下。典型操作范圍為100至125 psig(690至862 kPa),但是,最經濟的設計將考慮更高壓力系統的更高成本,而不是加熱建筑物所需的運行負荷。在這種設計中,加熱設備中使用的鍋爐通常采用水管設計。在這種設計中,燃料燃燒產生的熱氣體經過蒸汽發生管,在蒸汽發生管中,水來自給水鍋筒被加熱到沸騰蒸汽上升到蒸汽分離罐,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通過稱為降液管的大管子流回給汽包,對輸入的蒸汽進行預熱。通過將蒸汽從蒸汽分離罐中抽出,再次通過熱氣室將蒸汽加熱至沸點以上,從而為蒸汽添加額外的能量鍋爐的燃料來源多種多樣,包括天然氣、煤炭或其他化石燃料。此外,還使用了許多可再生資源,包括地熱、木材、城市垃圾或農業生物質。能源的選擇取決于可用性、成本,以及熱負荷要求。當存在高能燃料源且熱負荷相對較低時,通過汽輪機的蒸汽側流可實現熱電聯產。使用來自高壓蒸汽源的廢蒸汽管道的供熱廠可使用再沸器來提高進入蒸汽的熱值蒸汽或可能只是由分配系統組成。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