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對稱性,在科學界常被稱為SUSY,是粒子物理學中的一種理論,它試圖解釋宇宙中缺失的物質或暗物質,并將引力與自然界其他三種基本力(電磁力和弱核力和強核力)統一起來。超對稱性背后的概念是弦理論的一個方面,它可以在一定程度...
超對稱性,在科學界常被稱為SUSY,是粒子物理學中的一種理論,它試圖解釋宇宙中缺失的物質或暗物質,并將引力與自然界其他三種基本力(電磁力和弱核力和強核力)統一起來。超對稱性背后的概念是弦理論的一個方面,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當前的核加速器技術進行測試,并指出所有攜帶力的亞原子粒子都與具有質量的亞原子粒子相匹配。例如玻色子,它被認為是物質粒子的超對稱力載體費米子。
![]()
科學家拿著燒杯,雖然超對稱理論解決了在基本粒子行為方面發現的許多基本問題,但截至2011年,還沒有直接證據支持它。大型強子對撞機(LHC),自2011年起,是地球上建造的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包括法國和瑞士邊界以下17英里(27公里)的隧道,在2011年8月進行了一個直接實驗來檢測超對稱效應,但沒有找到任何證據來支持這一理論。這與先前Tevatron粒子加速器提出的在B介子亞原子粒子衰變過程中可能觀察到超對稱性的跡象形成對比。Tevatron是一個3.9英里長的區域(6.28公里)加速器位于美國伊利諾斯芝加哥外的費米實驗室。在超對稱理論中合作粒子的概念已經在粒子物理學中發展了20年。研究人員現在質疑這一理論的基礎,作為LHC的支持實驗。其中本應也提供了一些證據來支持這一理論,卻沒有做到一段時間以來,這一理論一直吸引著物理學家,因為它可以對弦理論的某些方面進行基本測試,而這些方面在可預見的未來遠遠超出了人類技術的能力。該理論還可以解釋暗物質是什么的巨大謎團,據估計暗物質占宇宙的25%,還有大約70%是由暗能量引起的。所有常規科學觀測到的正常物質和能量不到宇宙總質量和能量的5%。超對稱理論也可以解釋希格斯玻色子概念的存在。玻色子是一種假設的粒子,已經被研究過用粒子物理中的標準模型來解決問題的計算,但它們是截至2011年物理實驗中唯一沒有觀測到的亞原子或基本粒子。盡管現在可能會排除簡單版本的超對稱性,其他復雜的方法也在考慮之中。最基本的基本粒子,夸克,也會有一個稱為squark的超對稱伙伴,它將分別與六種夸克味道(上、下、奇怪、魅力、底部和頂部)相匹配。其他超對稱伙伴,如果真的被發現的話,它們將是與引力子匹配的引力子,與光子匹配的photino,與膠子匹配的膠子,以及其他一些。即使是眾所周知的亞原子粒子,也會有超對稱的伙伴,比如電子,它的超級伙伴是一個選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