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主要是企業涉及到開發APP 網站 系統 游戲會去申請,著作權申請比較簡單,材料如下:
1.營業執照
2.源代碼連續前30頁和連續后30頁,每頁不少于50行
3.說明書(圖文并貌,20頁左右)
4.申請表
5.前期開發人員說明(若為公司成立后開發則不需要)
為什么客戶一般都會選擇代理來辦理呢,小編講一下以下原因:
1.申請著作權是在北京版權保護中心申請,如果是外地企業的話,來回路費以及住宿費都比找代理要花的多,而且如果不能一次性通過的話,還的重新約號。
2.代理可以做加急申請根據客戶的時間需求去給出合理的時間預算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一、申請軟件著作權登記的,應當向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提交以下材料: 1、按要求填寫的軟件著作權登記申請表; 2、軟件的鑒別材料; 3、相關的證明文件。 二、登記流程 1、填寫軟件基本信息采集表; 2、提供部分源程序(電子版):您提供該軟件的WORD電子版部分源程序(前2000行和后2000行,共計4000行,最后一頁為軟件退出部分代碼); 3、提供手冊(電子版):根據軟件的不同類型,需要您提供WORD版軟件使用操作手冊或者軟件設計說明書; 4、報送審查; 5、版權中心復審:初審通過受理后審查31-35個工作日,約45-50天左右出審查結果并公告; 6、公告發證;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是指軟件的開發者或者其他權利人依據有關著作權法律的規定,對于軟件作品所享有的各項專有權利。就權利的性質而言,它屬于一種民事權利,具備民事權利的共同特征。 著作權是知識產權中的例外,因為著作權的取得無須經過個別確認,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自動保護”原則。軟件經過登記后,軟件著作權人享有發表權、開發者身份權、使用權、使用許可權和獲得報酬權。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關于開展西藏天路
科技創新型人才培訓的通知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及西藏自治區專業技術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的中長期規劃,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圍繞交通工程和建筑材料兩大業務板塊的中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需要,以完善理論知識結構、掌握先進技術、提高創新能力為目標,開展此次科技創新型人才培訓。
西藏天路聯合長安大學邀請西藏科技廳、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西藏大學等機構與高校的專家,在為期5天的培訓中講授高原地區路面研究與材料質量控制、公路鋼-混凝土組合梁橋工業化建造技術、公路建養的新理念與新技術、建筑材料的現狀及發展趨勢等課程,旨在提高西藏天路交通工程和建筑材料領域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與創新意識,促進區域間的技術交流,助力西藏天路的科研創新水平走上一個新高度。
一、培訓時間
2018年11月18-22日,18日全天報到。
二、培訓地點
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一樓多功能廳。
三、培訓對象
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自治區交通工程和建筑材料領域事業、企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
四、部分課程安排
五、部分授課老師簡介
馬骉:長安大學教授,現任長安大學道路實驗室主任、道路系副主任、道路結構與材料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秘書,長安大學寒區公路研究所副所長,政協西安市未央區第九屆委員會委員,中國公路學會青年專家委員會委員。
劉永健:湖南大學結構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土木工程系訪問教授,現任長安大學公路學院橋梁系(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主要研究領域為橋梁與結構工程,研究方向:鋼木結構、組合結構理論與工程應用研究;鋼橋、組合結構橋梁設計理論與養護技術;橋梁結構分析、施工監控與安全評估;中小跨徑橋涵新型結構。
宋學鋒: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教授,華盛頓州立大學訪問學者,目前主持完成國家自然基金項目1項、陜西省教育廳自然基金項目2項、陜西省住房與建設廳科技計劃項目1項、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人才基金1項、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青年基金1項、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基礎研究基金1項;參與國家自然基金1項、國家科技支持計劃項目1項、國家“十·五”攻關項目1項、陜西省自然基金2項等。
王朝輝:長安大學教授,長安大學首批“青年長安學者”,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訪問學者,國際稀漿罩面協會(ISSA)專家委員會成員。致力于綠色功能型路面新材料與新技術的開發及應用、道路預防性養護與決策優化技術等領域的研究。先后獲省部級及學會(或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6項,主編(或副主編)教材及著作5部,制定或參與制定交通部及地方規范3部,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其中SCI或EI 收錄40余篇;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58項、實用新型專利45項、軟件著作權9項。
林彥軍:博士、北京化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從事訪問學者研究。主要從事插層結構功能材料應用基礎研究和產業化建設,近年來發展了插層結構高效阻煙劑、瀝青抗紫外老化劑、PVC無鉛熱穩定劑、農膜保溫劑等多種橡塑用功能助劑材料。作為負責人承擔過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863”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科研項目,發表SCI論文50余篇,獲美國發明專利授權3件、中國發明專利授權30余件。
六、本次培訓活動的主辦方
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作為西藏唯一一家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主業的上市公司,公司具有公路路面、橋梁工程專業承包一級資質,公路路基、公路工程總承包、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二級資質,鐵路工程施工總承包三級資質。憑借較強的經濟技術實力和良好的社會信譽,先后承、參建了150多個公路橋梁、市政及房建工程項目,在青藏高原建起了一條條令人稱奇的“天路”,在雪域高原架起了一座座溝通的橋梁,為西藏交通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長安大學雜志社:負責長安大學所有連續出版物的編輯、出版、發行和管理,為長安大學的教學科研服務以及交通運輸、國土資源與環境、建筑工程、人文社會科學等領域的科學研究及學術交流服務,為人才培養服務。下設《中國公路學報》、《交通運輸工程學報》、《地球科學與環境學報》、《建筑科學與工程學報》、《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筑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交通運輸工程學報》(英文版)8個編輯部。
七、聯系方式
董強柱,電話:029-82339971/13389227373,郵箱:30701143@qq.com
郝 恒,電話:029-82339971/15902970874,郵箱:329852041@qq.com
鍵入關鍵詞,閱讀更多文章
智能壓實 | 記者跑站 | 德基機械 | 沃爾沃 | 路機聯盟 | 南方路機 | 安邁 | 徐工 | 瑪連尼 | 西筑 | 寶馬格 | 無錫雪桃 | 維特根 | 戴納派克 | 三一
< 筑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 >
一個有料、有趣、有愛的公眾號。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