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美國對華為新禁令9月15日正式生效,也就是今天以后,包括臺積電、高通、三星及SK海力士、美光等將不再供應芯片給華為。
5月15日晚,美國商務部發布聲明稱,全面限制華為購買采用美國軟件和技術生產的半導體,包括那些處于美國以外,但被列為美國商務管制清單中的生產設備,要為華為和海思生產代工前,都需要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證。
該新禁令給予120天的緩沖期,而9月14日緩沖期到期,也就是說9月15日開始,全球芯片廠商,包括臺積電、高通、三星及SK海力士、美光都不能給華為供應芯片,除非通過美國政府的申請許可。
圍繞華為芯片這塊,最近有兩個新事件:
1)9月13日,有媒體稱華為包機分別從臺積電,以及聯發科將之前所采購的芯片運回倉庫,這意味著美國禁令已經沒有緩和余地。
2)9月14日,韓國媒體報道稱,受美國對華為芯片禁令的影響,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已經停止向華為供應存儲芯片,而三星顯示器和LG Display也停止向華為供應顯示面板(面板IC芯片觸發了限制),這幾家供應商均已向美國商務部提交申請,希望在禁令生效后繼續向華為供貨,但是從目前美國政府的態度以及大選情形來看,該申請短期內很難通過。
總之,9月15日之后,華為高端芯片之路將被徹底切斷。
華為高端芯片斷供,首當其沖的是華為手機產業鏈,目前據稱華為只準備了1000萬顆麒麟9000芯片,華為2019年智能手機出貨量高達2.4億臺,僅Mate
30就賣了超1200萬臺,這1000萬顆芯片是遠遠不夠用的。
已經有產業人士稱,如果華為高端芯片問題得不到解決,華為2021年智能手機出貨量將跌至5000萬臺。
目前有消息稱,華為手機庫存已經開始小幅漲價,如果華為徹底失去高端機市場,未來vivo、oppo、小米相關產業鏈將受益。
當地時間9月14日,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接受CNBC采訪時稱,周末接到提案,甲骨文作為TikTok可信賴的數據安全合規合作伙伴,代表解決美國國家安全問題。
姆努欽稱,TikTok最終解決方案的截止日期是9月20日,目前兩個程序正在進行,一個是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UIS)對TikTok的審查,另一個是基于總統行政令的國家安全審查。
值得注意的是,姆努欽談到的解決方案,是甲骨文作為數據合規伙伴,類似蘋果在中國由云上貴州進行數據合規的方案,并不涉及之前特朗普提到的要求TikTok出售,也不涉及TikTok的核心技術轉讓。
TikTok美國用戶數據的存儲、運營以及合規,交給甲骨文作為數據安全合作伙伴負責,以解決美國政府對于用戶數據安全的顧慮。相關技術方案不涉及知識產權許可或核心技術的轉移,核心算法技術會牢牢掌握在字節跳動手中。
該合作模式也是跨國企業進行本地化運營中采用的通行做法。例如,蘋果公司的iCloud在中國的數據主要托管給中國云服務企業云上貴州存儲和運營;微軟在2016年于北京成立了技術透明中心,中國技術專家可以審查微軟的產品源代碼,檢測其產品安全性。
此外,姆努欽還在CNBC上確認,甲骨文公司已提議成為TikTok受信任的技術伙伴。“這會創造一個總部位于美國的公司,并帶來20000個新崗位。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將會在本周審查這份提議,并推薦給特朗普。”
特朗普8月3日發出赤裸裸的威脅,稱在9月15日前TikTok必須要賣給美國公司,否則將關門大吉。除此之外,特朗普還提出,TikTok的這筆交易應上交相當大一筆“傭金”給美國國庫,“因為是我們讓這筆交易成為可能”。
8月28日,中國商務部和科技調整發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專家點名這可能涉及TikTok技術。30日,美國彭博社也隨之跟進解讀,知情人士透露,字節跳動出售TikTok美國業務需獲得中國政府的批準。考慮到中國政府的審批需要一定時間,出售TikTok的交易可能會被推遲至11月美國大選之后。
當地時間9月13日,美國微軟公司在官方博客上發表聲明稱,字節跳動已表示,不會把TikTok美國業務賣給微軟。消息出來后不久,《華爾街日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說,甲骨文擊敗微軟,贏得了對TikTok美國業務的競購。該消息人士表示,甲骨文將被宣布成為TikTok在美國的“信任技術合作伙伴”,但交易可能不會以直接出售的方式進行。
9月14日,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9月14日援引消息人士的稱,中國科技公司字節跳動既不會將TikTok美國業務出售給微軟公司,也不會將該業務會出售給甲骨文公司。消息人士同時表示,字節跳動不會向任何美國買家提供該視頻平臺的源代碼。
甲骨文是老牌硅谷科技公司。1977年,拉里·埃里森等三位工程師創辦軟件開發實驗室(Software Development Laboratories),在加州圣克拉拉擁有了第一間只有84平米的辦公室。1982年,公司名稱更改為甲骨文(Oracle)。1986年,甲骨文在納斯達克上市,交易代碼為ORCL。CNBC的報道指出,甲骨文與美國政府聯系密切。
今日,抖音概念上漲。
2020年9月14日,1500億醫藥大白馬——長春高新(000661.SZ)跌停。財聯社記者注意到,與此同時,一份關于長春高新重要子公司金賽藥業的調研紀要流傳于市面。
紀要顯示,其城市營銷模式內部還是有問題,三季度不好也有內部松懈的原因,7月同比下滑,這是歷史首次出現的;5年生長激素目標200億,明年純銷25%。同時,由于需要交稅10億,年底還會做減持。
在盤后投資者交流會上,被調研的主角——金賽藥業創始人金磊表示,紀要中的經營預測是他從經營者的角度來闡述的,預測得相對保守主要是為了激發員工的危機意識,讓員工戒驕戒躁。
日前的交流是小范圍會談,不代表金賽藥業董事會和管理層,更不代表長春高新對業績的展望。關于股票減持,金磊表示,減持和長春高新的發展前景和業績毫無關系,減持僅是為了繳納稅款。
與此同時,長春高新表示,公司從未發布過未來幾年的業績展望,目前包括金賽、百克、華康等子公司一切正常;公司未收到相關股東的減持意向通知。
周二早上,長春高新發布業績預告,預計前三季度盈利21.71億元–22.95億元,同比增長75%-85%。凈利潤同比上升主要原因為控股骨干醫藥企業收入增長與及長春金賽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并表。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8年四季度白馬股行情以來,長春高新上漲近4倍。機構扎堆長春高新,持股機構達1134家,累計持股近2.1億股,占總股本的52%。今年中報顯示,廣發科技先鋒、中歐醫療、廣發雙擎位居前十大流通股東,分別持倉281萬股、257萬股、240萬股。
據最新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9.1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5.4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80.27%。其中子公司金賽藥業實現收入25.35億元,同比增長18.47%;實現凈利潤11.29億元,同比增長37.14%。
總結:調研紀要傳出的信息不是很樂觀,加上股價和估值高高在上,導致了殺跌。但金賽的產品質量和市場需求,還是實打實的,接下來需要跟蹤銷售情況。長春高新的后續研發管線沒有跟上來,只靠一個生長激素打天下,到了一定瓶頸后,是難以繼續支撐增長的。與連鎖專科醫院,對比來看,醫院的確定性、成長性、發展空間,比單一的生長激素強多了。生長激素講求的是迅速覆蓋醫藥,爆發式增長,賺的是“快錢”;連鎖醫院精耕細作,慢慢開店,賺的是“慢錢”。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新京報:艾滋病疫苗研制“名利之爭” 由吉林大學疫苗研究中心和長春百克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研制的艾滋病疫苗,是獲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批準進入I期臨床試驗的首支艾滋病疫苗。本報記者羅昌平攝 十余科研團隊角逐300億元潛在市場,衛生部、食品藥品監管局等國家主管部門在推動國際合作同時,著力扶持自主知識產權項目 本月12日上午10時,廣西疾病預防控制中心,8名志愿者分別接種了艾滋病疫苗或安慰劑。按試驗計劃,志愿者將接受長達180天的跟蹤觀察。其中接種后的前72小時,需接受最嚴密的監控。 據《信息時報》報道,3月15日上午,也就是72小時嚴密監控的最后一天,8名志愿者的體檢結果顯示,兩名志愿者感到疲憊、頭暈。 次日起,官方停止對試驗進展情況進行通報。“現在一切都處在試驗階段,不宜過分宣傳。”3月1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藥品注冊司一位官員告訴記者。 用于此次試驗的艾滋病疫苗,由吉林大學疫苗研究中心和長春百克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研制,也是獲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批準進入I期臨床試驗的首支艾滋病疫苗。 “這是我國首支國產并進入臨床試驗的艾滋病疫苗”。有媒體對此報道稱。而本報記者調查發現,作為該疫苗的研發者———長春百克公司,無論科研團隊還是投資方,均帶著明顯的外國血統,所用核心技術在國外也已相當成熟,其領先之舉實則源于在臨床試驗審批程序上占盡先機。 破冰之旅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全球共35支艾滋病疫苗研發隊伍已進入臨床試驗,中國能順利步入這一隊列不愧破冰之舉。中國醫學科學院艾滋病中心主任張林琦教授認為,即使試驗失敗也可從中獲得很多重要的科學信息。 3月15日上午10時至下午4時,8名志愿者如約回到監測點。1名女志愿者在體檢時向監測醫護人員反映,她前天感到疲憊和體乏。但醫生為其所做的測量顯示,血壓、心跳、體溫等均屬正常。 另一名男志愿者表示有些頭暈,稱不知是否因為注射了艾滋病疫苗而引起。 但主持試驗的官員未判定對這兩位志愿者注射的是艾滋病疫苗還是安慰劑。廣西疾控中心副主任陳杰解釋,此次所選志愿者均為18至50歲的非感染健康人群,試驗采用隨機分組的方法,對志愿者分別注射艾滋病疫苗或安慰劑。 安慰劑是在一種外形、顏色、味道等方面都與被試藥物相似但無實際藥理活動的物質,有人形象稱其為“假藥”。 而此番進入臨床試驗的為“復合型抗艾滋病毒疫苗”,由DNA疫苗及重組病毒載體疫苗組成,為預防性疫苗。 “這種疫苗本身不會導致接種后的病毒感染。”吉林大學一位疫苗專家說。 這位專家曾參與該疫苗的研制。據他介紹,科研人員在構建病毒樣顆粒時,從廣西艾滋病毒流行株HIV-1中提取結構基因,并且消除了DNA質粒序列與人體組織同源重組、整合的可能性。 而廣西疾控中心負責此次人體測試的副主任陳杰介紹,志愿者注射疫苗后可能會出現局部紅腫、疼痛以及全身疲乏,這些都在允許范圍之內。 衡量疫苗成功的另一指標是有效性。在吉大與百克公司的上百次動物試驗中,接種疫苗后,猴子體內針對HIV-1的特異性免疫反應比例達100%. 而誘導CD8+淋巴細胞產生陽性反應的比例為5%- 11%.“這是個不錯的結果,因為通常的試驗也就1%-3%.”吉大那位疫苗專家說。 長春百克公司的動物試驗早在2003年10月已完成,經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的樣品檢定符合安全規則后,次年11月25日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批準進入臨床試驗。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全球共35支艾滋病疫苗研發隊伍已進入臨床試驗,中國能順利步入這一隊列不愧破冰之舉。 中國醫學科學院艾滋病中心主任張林琦教授認為,即使試驗失敗也可從中獲得很多重要的科學信息。 試驗地為何選擇廣西 吉林大學那位疫苗專家介紹,于曉方團隊選擇與廣西合作并最終作為臨床試驗的基地,主要在于:廣西的艾滋病病毒呈早期原始狀態,這對研究相當有利;廣西潛在的疫苗開發市場也相當可觀。目前廣西艾滋病患者達1.2萬人,居全國第3位,其中高危人群占較重比例。 知情者透露,3月12日在廣西啟動的臨床試驗,實際用了近10年的前期研究作為鋪墊。 鋪墊工作始自于曉方教授。現年46歲的于曉方畢業于北京醫科大學,1985年起在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其導師艾塞克斯(MaxEssex)是艾滋病研究的國際先驅之一。于曉方后來出任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 20世紀初,艾滋病在云南一些吸毒人群中被發現,并迅速向廣西等周邊省市蔓延。這種趨勢引起大洋彼岸學術界與企業界的關注。 1993年,美國UBI公司(UnitedBiomedicalInc.)在云南開展過I期臨床試驗。不過,這一被視為首個在發展中國家進行的艾滋病疫苗臨床試驗無果而終。 1996年,于曉方的團隊多次與中國同行接觸,并經中國同行介紹與廣西疾控中心達成合作意向。 廣西疾控中心副主任陳杰介紹,雙方最初的合作包括兩方面:一是在中國首次進行了艾滋病的吸毒人群隊列研究;二是每年完成一份廣西全區的流行病學調查。 在掌握這些基礎數據的同時,于曉方團隊在美國當地的試驗室展開了疫苗研究。 吉林大學那位疫苗專家介紹,于曉方團隊選擇與廣西合作并最終作為臨床試驗的基地,還在于這一區域的特殊性。 這種特殊性首先表現在:廣西的艾滋病病毒呈早期原始狀態,“這對研究相當有利”。而美國則因發現艾滋病病毒較早,病毒歷經幾代重組和變異而使得疫苗研制相當艱難。 這位專家介紹,廣西潛在的疫苗開發市場也相當可觀。來自當地官方的統計顯示,目前廣西艾滋病患者達1.2萬人,居全國第3位,其中高危人群占較重比例。 此外,在中國做此項研究還有“西方國家無可比擬的行政優勢”。中國有世界上最龐大的防疫網絡,從省市到縣都建立了衛生防疫站。臨床試驗中對接種人群進行監控的人力資源,可交由行政機構完成。這在美國難以想像。 在志愿者招募方面,中國兩個月即可完成,但美國往往一年也達不到要求,由此增加的經費開支最高可達總投入的30%. 孔維團隊與背后的投資者 2002年12月24日,百克公司正式成立,注冊資本500萬元人民幣。有長春市政府背景的上市公司長春高新(000661)以250萬元現金入資成為最大股東;該公司控股的長春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資50萬元;隸屬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美國VITAL公司,則以艾滋病疫苗的非專利技術成果作為無形資產出資200萬元。 3月16日上午,剛在北京完成學術報告的孔維回到長春。這位已是不惑之年的學者目前身兼兩職:吉林大學疫苗研究中心主任、長春百克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孔維領導的這兩個部門最終成為這次臨床試驗中疫苗的研制者。而孔維也無疑成為領導疫苗研制的靈魂人物。 孔維1994年從吉林大學生物化學專業博士畢業,次年即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留學。在那里,他加入了于曉方教授的研究團隊。 2002年初,孔維作為特殊人才被母校聘為疫苗中心主任。同年7月,他承擔起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贊助的中國艾滋病疫苗子課題的部分研究項目。 鑒于艾滋病疫苗研發的廣闊前景,長春高新區管委會主任苗若愚盛情邀請孔維到高新區創辦醫藥企業。當時的孔維正有此意,但如何籌資與運作還十分茫然。 高新區海外學人創業園主任杜樹柏回憶,高新區領導為孔維量身定做了一套方案:由政府資助成立公司,先研發一個市場周期短成本回收快的化學藥品,以彌補長線產品研發所需的巨額費用。 此后,孔維力邀吳勁昌、于湘暉等來自美國、韓國、瑞典的近20名博士到長春共同創業。 2002年12月24日,百克公司正式成立,注冊資本500萬元人民幣。有長春市政府背景的上市公司長春高新(000661)以250萬元現金入資成為最大股東;該公司控股的長春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資50萬元;隸屬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美國VITAL公司,則以艾滋病疫苗的非專利技術成果作為無形資產出資200萬元。 很快,百克公司建起了4200平方米的研究中心和符合國際標準的生產車間。當時的孔維感嘆:“如此禮遇,我在國外是絕對享受不到的。” 不難發現,無論是核心技術、科研團隊還是投資方,百克公司均帶有明顯的外國血統。 中國戰場的競爭者 孔維清楚他的團隊在中國面臨著兩大類競爭對手。 一類來自于中國本土。目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科院微生物所、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清華大學等10多支研究隊伍介入研究。另一類是來自于國外的科研團隊,如美國艾倫·戴蒙德艾滋病中心何大一教授領導的團隊。 專家介紹,根治艾滋病的生物醫學手段,治療上可依靠藥物,預防上主要是疫苗。藥物方面目前公認療效最好的“雞尾酒療法”,也只能穩定或減緩艾滋病癥狀,不能徹底消滅人體內的病毒。因此,各國專家普遍認為,研制出艾滋病疫苗是解決艾滋病難題的最佳途徑。 張林琦教授透露,國際上最早開始艾滋病候選疫苗臨床試驗的時間是1987年。但18年以來,上百次動輒過億的研究都沒有成功,“未來這一領域的利潤可想而知。” 孔維顯然很清楚這一點,他也同樣清楚他的團隊在中國面臨著兩大類競爭對手。 一類來自于中國本土。目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科院微生物所、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清華大學等10多支研究隊伍介入研究。這當中,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邵一鳴團隊,被稱為中國目前最有希望成功研發艾滋病疫苗的團隊。 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政府立項進行艾滋病疫苗的研究。邵一鳴直接參與了中國最早的“新型艾滋病疫苗研究項目”,并組建了國內第一支科研隊伍。 他的艾滋病疫苗研究項目,建立在自己主持下歷時3年的全國范圍艾滋病病毒分子流行病學調查基礎上,這項工作涉及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邵一鳴的團隊正在展開兩種疫苗的研究:一種疫苗采用我國成功用于消滅天花的痘苗“天壇株”作為疫苗載體,擁有全部知識產權。目前該疫苗正在申報臨床試驗;另一種疫苗與歐洲科學家合作,是類似于百克公司的混合型疫苗,已于2003年7月在歐洲啟動I期臨床試驗,中方只擁有部分知識產權。 2004年歲末,來自新華社的一則消息稱,我國惟一的治療性艾滋病疫苗,已由軍事醫學科學院結束動物試驗,正投入到臨床前的研究階段。 另一類是來自于國外的科研團隊,如美國艾倫·戴蒙德艾滋病中心何大一教授領導的團隊。 何大一因發明“雞尾酒療法”而聞名世界。他領導的團隊研制的一個專門針對中國流行株設計的艾滋病疫苗,早在2002年就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2003年年底在紐約開展了I期臨床試驗。 該疫苗在中國的臨床試驗選址云南,自2002年起何大一教授就已開始前期準備。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作為一個巨大的疫苗試驗平臺,早已被越來越多的科研者所選擇。華裔女科學家、美國醫學科學院院士黃以靜,也于2002年與國內公司合作準備進行艾滋病疫苗臨床試驗。 “名望之爭”和“利潤之爭” 邵一鳴教授的觀點是,只有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艾滋病疫苗,其他國家才不能任意抬高“既是科研成果又是商品”的艾滋病疫苗價格。據他估計,如果疫苗研制成功,中國將有300億元以上的龐大市場。 在眾多競爭對手面前,為什么孔維團隊能成為領跑者? 邵一鳴教授認為,孔維領導的百克公司采用國際上已用于臨床試驗的載體,技術成熟,自然快些。 換句話說,百克公司用國外已成熟的技術,首次針對中國人體進行試驗。 而邵一鳴所領導的團隊,完全是采用新載體,如用痘苗“天壇株”作為疫苗載體,從基礎工作起步的這一項研究需花費大量時間。 邵一鳴同時認為,何大一團隊在中國暫時落后的原因,則完全發生在審批程序上。他們的艾滋病疫苗早在2002年就上報給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并計劃于次年在中國云南啟動I期臨床試驗。但時至今日,這一審批仍在等待當中。 按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的規定,在國外研發的疫苗必須將技術轉移給國內單位,國內具備疫苗生產能力以后,才能申請臨床試驗。 邵一鳴教授的觀點是,只有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艾滋病疫苗,其他國家才不能任意抬高“既是科研成果又是商品”的艾滋病疫苗價格。據他估計,如果疫苗研制成功,中國將有300億元以上的龐大市場。 長春一位病毒學專家認為,國內的一些研究者利用政策優勢集中了各種研究資源和力量,艾滋病疫苗的知識產權之爭已成為“名望之爭和利潤之爭”。 在他看來,如果孔維不選擇與國內企業合作,并最終由國內企業控股,同樣會面臨何大一團隊的遭遇。 五年還是八年? 按長春百克公司的計劃,今年3月開始的疫苗I期臨床試驗主要評價疫苗的耐受性和安全性;2006年2月到2007年8月進行II期臨床試驗,計劃招募低危人群300人和高危人群200人,分為5個組,初步評價疫苗的有效性;Ⅲ期臨床試驗需招募數千名高危人群來評估疫苗的有效性,時間在3年左右。 對于3月12日啟動的臨床試驗,吉林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藥品注冊處處長楊威表示,如果各項試驗進展順利,吉林有望在5年后實現以注射疫苗方式預防艾滋病。 按長春百克公司的計劃,今年3月開始的疫苗I期臨床試驗主要評價疫苗的耐受性和安全性;2006年2月到2007年8月進行II期臨床試驗,計劃招募低危人群300人和高危人群200人,分為5個組,初步評價疫苗的有效性;Ⅲ期臨床試驗需招募數千名高危人群來評估疫苗的有效性,時間在3年左右。 2002年下半年,衛生部專門成立了一個艾滋病疫苗研制專家庫,由5名院士和10名研究員組成。當時該專家庫有人預測,我國艾滋病疫苗將在8年內問世。 這一觀點跟楊威所說比較接近。但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的官員以及百克公司的科研人員對此持謹慎態度。 “現在談Ⅱ期和Ⅲ期也為時太早,因為我們要根據I期臨床研究的結果才能做此決定。”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藥品注冊司一位官員告訴記者。 長春高新(000661)發布的公告特意提示:“該項目研發過程仍存在很大風險,不可能在短期內獲準生產上市。” 百克公司副總經理馮大強一再叮囑本報記者,研究有個好的開頭,但不可過度宣傳。 據報道,國際上第一個進入I期臨床試驗的艾滋病疫苗,是美國瓦克斯根公司研制的,該疫苗先后在美國和泰國開展了Ⅱ期和Ⅲ期臨床試驗,參與的志愿者達7000多例。試驗結果表明,該疫苗不能有效阻止人體感染艾滋病病毒,試驗最終以失敗告終。 邵一鳴教授列舉的一組數據顯示,全球進行的艾滋病疫苗臨床試驗I期有106個,Ⅱ期只剩12個,進入Ⅲ期的3個目前僅剩1個在繼續。 全球某知名疫苗生產商的一位高層領導告訴記者,這一研究領域不乏急功近利的惡意炒作者。她同時提醒,政府也不應過多指望能研制出一種可迅速抵抗艾滋病的疫苗。 “欠債干活”的風險 邵一鳴坦言,艾滋病疫苗研制的困難首先在于資金的不足。按邵一鳴的說法,目前國內多數隊伍是“欠債干活”。這意味著此項工作將擔負著大風險,不成功將無人埋單。 3月16日,從北京趕回長春的孔維忙著起草一份報告。 “這個報告涉及下一步的科研計劃,過兩天就交給科技部。”孔維告訴記者。 孔維坦言,對百克公司而言,資金的日趨緊張可能是目前最大問題。 此番啟動的I期臨床試驗,百克公司計劃投入1億元。而長春高新(000661)的年報稱,2004年百克公司虧損額達553萬,這遠遠超過公司的注冊資本。 在過去幾年里,百克公司獲得中國各級政府的經費支持屈指可數:2003年獲得國家863計劃生物技術專題資助120萬元;2004年11月,獲國家第二批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100萬元資助。2004年獲長春市振興老工業基地科技攻關資金10萬元支持。 更大的投入來自于中方股東。因涉及商業機密,記者尚無渠道獲知其股東的實際投入數據。 中國醫學科學院艾滋病中心主任張林琦博士介紹,2002年何大一教授赴云南部署I期試驗時,預備經費為300萬美元,Ⅱ、Ⅲ期試驗的經費會翻倍。 這是筆令國內所有疫苗研究專家艷羨不已的資金。解放軍302醫院傳染病研究所王福生博士介紹,即便是邵一鳴的團隊,當時每年能從政府獲得的經費也才30萬元人民幣。 邵一鳴坦言,艾滋病疫苗研制的困難首先在于資金的不足。 據介紹,國家863計劃單列一筆資金支持疫苗研究,真正分到艾滋病疫苗領域僅數百萬元。2003年突如其來的SARS事件,對863計劃的經費支配造成相當大的沖擊。 按邵一鳴的說法,目前國內多數隊伍是“欠債干活”。這意味著此項工作將擔負著大風險,不成功將無人埋單。 身為全國政協委員的邵一鳴,曾在2002年的全國“兩會”上建議:國家應加大對艾滋病疫苗研究的投入,支持更多隊伍。 當時的情況是,國內從事此研究的團隊不到10個,而美國高達數十個。 此提案受到了中央高層的重視。科技部當年便設專項資金,經費從每年100多萬元突破1000萬元。 但在一些科研團隊看來,這還是杯水車薪。 積極姿態參與國際合作 在3月18日的全球企業防治艾滋病中國峰會上,衛生部副部長王隴德透露,無論在國家層面還是地方各方,中國都將以積極的姿態開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國際合作。 3月18日,全球企業防治艾滋病中國峰會在北京舉行。這個由中國衛生部、全球企業抗艾滋病聯合會共同搭建的平臺,旨在為政府、科研團隊及企業“尋求在防治艾滋病領域更大的合作”提供機會。 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在會上號召,全球企業“應以戰略家的眼光”,“積極參與中國艾滋病的防治工作”。 中國峰會現場,邵一鳴教授有意打聽與會企業的名單。“目前還沒有和任何一家企業接洽。”邵一鳴告訴記者。 邵一鳴曾通過媒體呼吁,鑒于目前國內各研究隊伍之間的合作和協調不夠,政府應形成“中國艾滋病疫苗開發計劃”,從國家層面統籌該項研究,并整合國內力量以增強國際競爭。 在3月18日的全球企業防治艾滋病中國峰會上,衛生部副部長王隴德透露,無論在國家層面還是地方各方,中國都將以積極的姿態開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國際合作。 事實上,這一領域的國際合作已成為新趨勢。據新華社報道,中國科技大學3月25日正式對外宣布,學校研究人員通過與國外機構的合作,已經成功找到阻斷艾滋病病毒復制的新途徑,為無抗藥性艾滋病藥物的研制提供了新的手段。 (本報記者魏銘言對此文亦有貢獻) □本報記者羅昌平 長春 北京報道 “百度”一下“艾滋病疫苗”,相關網頁達68600篇。今年3月12日,數名志愿者在廣西接種艾滋病疫苗,該疫苗是我國首支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批準進入I期臨床試驗的艾滋病疫苗。 疫苗的保護原理是,接種疫苗后產生抗體(圖示黃色Y形物),對病毒進行包圍,從而起增強免疫力的效果。凱明高科供圖···································^^····································
我以審慎的態度告訴你: 通信業:需求旺盛,營銷人員比重繼續上升 今后幾年,通信業人才需求將主要分布在基礎電信運營企業,新增電信企業和政府部門,市場營銷服務人才比重將超過技術人才。人才構成進一步變化為:經營管理類、通信技術類和市場營銷類人才需求比例為2∶3∶5.這個比例中經營管理與市場營銷人員比重較之前有所上升,預示著更多非通信專業人才將涌入通信行業。 汽車業:人才全面緊缺 未來5年,根據汽車發展的水平和需要來看,人才供求矛盾的變化將不是漸增,而是激增。這意味著人才供求的結構性矛盾非常突出,尤其是研發機械工程師、銷售和市場人員的新增工作機會將非常可觀。在汽車企業的招聘中,不是哪類人才比較重要,而是各類人才都很重要;不是哪類人才緊缺,而是全面緊缺。主要包括:汽車研發人才、維修人才、營銷人才、管理人才、汽車服務人才等。 快速消費品:營銷人才缺口大 快速消費品行業的人才缺口將依然主要來自市場營銷崗位。更多內容盡在我的空間.近年來,該行業大量的市場、銷售人員,特別是品牌建設人員流向其他行業,而從其他行業流向快速消費品行業的市場人員并不多。因此,在2007年相關企業將有必要繼續對此類人才進行儲備。 石油業:專業人力資源匱乏 石油行業招聘企業以特大型國有企業和外資石油服務公司為主。外資石油企業方面,從其在中華英才網上所發布的職位顯示出,專業技術人才,尤其是地質工程師和鉆井工程師有明顯的人力資源匱乏的現象。同時,因為目前石油企業才人流動的內外部條件還未成熟,所以外資企業雖然提供良好的職業發展空間、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等優越條件,招聘到所需的研發技術人員也有一定難度。國有企業方面則是從事跨國經營的人才極為緊缺——就陸上石油企業而言,無論是各石油企業還是三大集團公司直屬機關,從事跨國經營的管理人才都不足總人數的1%. 06年人才市場盤點 人才供求走勢將在未來很大程度上得以延續,因此提醒職場人士關注。 年度十大需求旺點 市場營銷類、物流類、房地產建筑專業類、咨詢類、項目管理類、生產管理類、電子工程師類、質量管理工程師類、設計類、IT軟件研發測試類等是人才市場10大需求旺點。其中,市場營銷類人才不僅包括銷售代表,還包括銷售團隊管理人員、區域銷售管理人員、渠道銷售人員等;物流類人才主要是物流管理、國際物流銷售類的專業人才;房地產建筑類以各類規劃設計工程師、建筑師為主;咨詢類人才包括各類咨詢顧問、咨詢師等;項目管理類以項目經理、項目專員為主;生產管理類主要是各類管理人才;電子工程師類主要包括設計工程師、機電工程師、研發工程師等;質量管理類以QA、QA專業人員和質量管理崗位為主;IT軟件研發測試類主要是軟件研發工程師、測試工程師等。 法律、行政:明顯“供過于求” 目前在人才市場人才明顯“供過于求”的職位類別有:法律類、行政類等。法律類主要指公司法務、法律助理等;行政類主要指各類文員、行政事務人員等。 機械類:就業率100% 【發布】機械及自動化專業屬于人才缺口比較大的專業之一,揚州畢業的該專業學生就業率達100%。 【分析】機械行業的人才強調技術性。企業希望招聘到既有專業知識,又有理論知識,懂得思考的復合型人才。所以,希望到外企工作的學生,除了專業知識要掌握好外,管理、銷售等方面的能力也不可忽視。 化學化工類: 5年內不愁找工作 【發布】化學及化工專業屬于人才缺口比較大的專業之一,2007年長春本地畢業的化學化工類專業畢業生供求比例達到1:3。···································^^····································
應該還需要很多搞裝潢的吧!!!! 進來長春有很多地方捌仟要蓋小區, 一定很需要搞裝潢的好好裝潢自己的家吧!!!!!!·······································································
長春高新業績超預期,重點推薦!【西南證券醫藥|1227周報】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行情回顧:本周,醫藥生物指數下跌0.5%,跑輸滬深300指數約0.6個百分點。三級子行中生物制品漲幅最大為0.8%,醫療服務跌幅最大為1.8%。
行業政策:1)安徽省正式宣布帶量采購!12月24日,安徽省醫藥集中采購服務中心發布《2019年安徽省省屬公立醫療機構部分常用藥品及第二批抗癌藥集中帶量采購談判議價(試點)實施方案》,此實施方案由安徽省醫保局、省衛生健康委、省財政廳、省藥監局聯合發起。2)中國首部基本醫療法進入四審:醫療信息泄露處罰力度將加強:在距離第三次審議四個多月后,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草案)》(下稱《草案》)提請十三屆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這已是草案第四次提請審議。3)首個國產“沛兒”即將獲批上市!12月25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更新了沃森生物的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受理號:CXSS1800003)的辦理狀態,變為“在審批”。如果獲批,這將是國產首款、全球第二款13價肺炎疫苗。
投資策略:本周醫藥生物指數下降0.5%,跑輸滬深300指數約0.4個百分點,相對于市場總體較弱;從子行業看,醫藥商業、生物藥及化藥等較優,醫療服務、中藥及器械等表現較弱;個股方面,眾生藥業(+18%)、山大華特(+14%)、博濟醫藥(+10%)漲幅居前;正川股份(-22%)、華森制藥(-18%)、香雪制藥(-12%)等調整明顯,總體上看,前期強勢股處于調整階段、但口服中藥龍頭同仁堂、片仔癀等較強、長春高新由于業績超預期表現強勢。西南醫藥團隊觀點:從11月中旬醫藥調整以來指數調整不到10%,恒瑞醫藥、藥明康德、邁瑞醫療、長春高新、康泰生物等處于橫盤過程,但調整幅度很有限;當前為醫藥業績真空期、但也是配置2020年看好個股最佳窗口期,消費與器械仍將是2020最佳方向(具體情況請查看2020年醫藥行業策略報告)。選股思路:其一對于真頭部標的,調整幅度有限。擇機定要布局恒瑞醫藥、藥明康德、邁瑞醫療、長春高新、康泰生物智飛生物等龍頭;其二尋找估值低、位置低、有邊際變化的子行業龍頭標的,重點推薦羚銳制藥、智飛生物、美年健康、樂普醫療等;其三尋找科創板“最美”的股票,市場調整過程中,擇機布局華熙生物、南微醫學等。具體投資策略:1)有壁壘、有特色的科創板,重難點推薦華熙生物(688363)、南微醫學(688029)等;2)骨科為老齡化前周期、景氣度高,重點推薦凱利泰(300326)、大博醫療(002901)、羚銳制藥(600285)、東誠藥業(002675)等;3)創新為戰略性投資方向,重點推薦:恒瑞醫藥(600276)、藥明康德(603259)、中國生物制藥(1177)、泰格醫藥(300347)和藥石科技(300725)等;4)不受政策影響,且業績持續高增長的消費和醫療服務板塊,重點推薦:長春高新(000661)、智飛生物(300122)、康泰生物(300601)、愛爾眼科(300015)和美年健康(002044)等;5)器械受益分級診療擴容和產品技術迭代升級,重點推薦:邁瑞醫療(300760)、南微醫學(688029)、樂普醫療(300003)和九強生物(300406)等。6)藥店領域,重點推薦大參林(603233)、老百姓(603833)等。
12月重點推薦穩健組合:恒瑞醫藥(600276)、藥明康德(603259)、泰格醫藥(300347)、長春高新(000661)、智飛生物(300122)、康泰生物(300601)、樂普醫療(300003)、美年健康(002044);進攻性中小市值組合:羚銳制藥(600285)、凱利泰(300326)、東誠藥業(002675)、藥石科技(300725)。
風險提示:行業政策變化或超預期,新產品上市進入或低于預期,產品放量或低于預期的風險。
1.投資策略及重點個股
1.1 當前行業投資策略
本周醫藥生物指數下降0.5%,跑輸滬深300指數約0.4個百分點,相對于市場總體較弱;從子行業看,醫藥商業、生物藥及化藥等較優,醫療服務、中藥及器械等表現較弱;個股方面,眾生藥業(+18%)、山大華特(+14%)、博濟醫藥(+10%)漲幅居前;正川股份(-22%)、華森制藥(-18%)、香雪制藥(-12%)等調整明顯,總體上看,前期強勢股處于調整階段、但口服中藥龍頭同仁堂、片仔癀等較強、長春高新由于業績超預期表現強勢。 西南醫藥團隊觀點:從11月中旬醫藥調整以來指數調整不到10%,恒瑞醫藥、藥明康德、邁瑞醫療、長春高新、康泰生物等處于橫盤過程,但調整幅度很有限;當前為醫藥業績真空期、但也是配置2020年看好個股最佳窗口期,消費與器械仍將是2020最佳方向(具體情況請查看2020年醫藥行業策略報告)。選股思路:其一對于真頭部標的,調整幅度有限。擇機定要布局恒瑞醫藥、藥明康德、邁瑞醫療、長春高新、康泰生物智飛生物等龍頭;其二尋找估值低、位置低、有邊際變化的子行業龍頭標的,重點推薦羚銳制藥、智飛生物、美年健康、樂普醫療等;其三尋找科創板“最美”的股票,市場調整過程中,擇機布局華熙生物、南微醫學等。 具體投資策略: 1)有壁壘、有特色的科創板,重點推薦華熙生物(688363)、南微醫學(688029)等; 2)骨科為老齡化前周期、景氣度高,重點推薦凱利泰(300326)、大博醫療(002901)、羚銳制藥(600285)、東誠藥業(002675)等; 3)創新為戰略性投資方向,重點推薦:恒瑞醫藥(600276)、藥明康德(603259)、中國生物制藥(1177)、泰格醫藥(300347)和藥石科技(300725)等; 4)不受政策影響,且業績持續高增長的消費和醫療服務板塊,重點推薦:長春高新(000661)、智飛生物(300122)、康泰生物(300601)、愛爾眼科(300015)和美年健康(002044)等; 5)器械受益分級診療擴容和產品技術迭代升級,重點推薦:邁瑞醫療(300760)、南微醫學(688029)、樂普醫療(300003)和九強生物(300406)等。 6)藥店領域,重點推薦大參林(603233)、老百姓(603833)等。 1.2 中長期策略:堅持三大主線 1)創新:科創板正式推出,創新為戰略投資方向:重點推薦:1)創新制藥企業:恒瑞醫藥(國內創新典范)、中國生物制藥(國內創新典范)和科倫藥業(受益帶量采購且堅定向創新轉型的標桿企業);2)創新服務產業:藥石科技(創新產業最前端,業績正在爆發)、藥明康德(完整布局CRO前中后段產業鏈,龍頭強者恒強)、泰格醫藥(服務+投資,創新藥二次方)和藥石科技(化藥小分子砌塊龍頭); 2)消費:避免政策擾動,堅持業績為王,攻守兼備:重點推薦:長春高新和安科生物(滿足長高需求的生長激素)、康泰生物(重磅自費二類疫苗)、智飛生物(滿足女性宮頸癌預防的HPV疫苗)、片仔癀(持續快速增長的保肝護肝國家絕密配方品牌中藥)、我武生物(提高生活質量的脫敏制劑)、歐普康視(預防近視的角膜塑形鏡)和愛爾眼科(自費項目,提升生活品質的連鎖眼科醫療服務龍頭)、美年健康(健康意識不斷普及,團檢和個檢均有長久提升潛力,黑天鵝事件不改龍頭地位且醫質管控再上臺階); 3)器械:受益分級診療擴容和產品技術迭代升級持續快速增長,醫療設備和體外診斷為確定性方向:重點推薦:邁瑞醫療(代表中國制造崛起的產業龍頭)、魚躍醫療(最受益老齡化的家用器械龍頭)、南微醫學(國產內鏡診療耗材龍頭,業績正高速增長)、萬孚生物(POCT龍頭,亞基持續高增長)、邁克生物(I3000有望成公司爆款產品)和九強生物(國內生化診斷試劑龍頭,產品線和銷售渠道或陸續拓展)。 1.3 11月重點組合表現
恒瑞醫藥(600276):國內創新絕對龍頭,中國創新藥典范 中國生物制藥(1177.HK):腫瘤藥條線放量超預期,中國創新藥典范 藥明康德(603259):一體化創新研發賦能平臺,國家鼓勵創新紅利下正快速增長 長春高新(000661):生長激素行業龍頭,治理結構改善下業績和估值有望同步提升; 智飛生物(300122):
- 發表于 2020-11-22 10:13
- 閱讀 ( 653 )
- 分類:高新企業申請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