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石家莊人眼中,石家莊是一個污染嚴重、存在感不強、經濟不發達、有點兒土有點兒亂的那么一個城市。 但在石家莊人眼里,石家莊就是自己口中的莊,石家莊人都是莊里人,過著...
如何評價石家莊這座城市?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在非石家莊人眼中,石家莊是一個污染嚴重、存在感不強、經濟不發達、有點兒土有點兒亂的那么一個城市。
但在石家莊人眼里,石家莊就是自己口中的莊,石家莊人都是莊里人,過著自己的小日子,即便從小到大一直呼吸著鋼廠和華藥的廢氣,但還是能在缸爐燒餅和熏肉大餅中找到自己的小幸福。
石家莊的包容性很強,基本沒有外地本地之分,你來了,就是莊里人。+++
作為一個第三代莊里人90后,讓我來說說石家莊吧。爺爺奶奶姥爺都是從山東山西當兵過來的,在莊里生根發芽。只有姥姥是本地人。
##先說說莊里歷史吧,新中國多少歲他就多少歲。最初是因為有在清朝時候修了條正太鐵路(正定,太原)現在叫石太鐵路。然后這地方只是個小村子,但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四周也有些山。我姥姥說石家莊是個特別有命的地方。很安全,沒啥大災大難。自然災害不多,人為災害也不多。
##在民國的時候這個地方叫石門,石家莊是作為暗號叫的。(注:后經過高中好班長渣渣同學的糾正石家莊民國的舊稱"石門"聽著的確風雅一些,但其實只是把兩個村莊的名字(石家莊,休門)拼在一起而已,仔細想想還是很土。石家莊作為村名早已有之,并非是我黨暗號 )
后來因為毛爺爺在這(西柏坡)指揮了三大戰役。于是新中國從這里走來。也是全國第一個解放的地方。后來解放了因為不想有國軍的影子,所以把石門改成石家莊了。(^_^;)
##然后基本上都是從河北或北方移民來組成的城市,因此沒有固定的方言,除了周圍幾個縣正定,鹿泉啥的,大家都說普通話,所以是普通話說的比較好的城市(真不是吹,比北京的還好,因為北京話嚴格上跟普通話還是有區別)。
大概有三代移民,第一代是爺爺奶奶姥爺輩的因為當兵啊來的,或者是建國初的工業移民,比如棉紡場藥廠有很多天津來的工人,飛機制造廠來的遼寧那邊東北人。在那個工人階級最光榮的年代,這些大型國企是相當的牛叉啊,那些老一輩都特自豪。來的那些人也很多是城里人像天津,沈陽還是比較有文化內涵啥的。第二代就是我爹媽那一代(我爹媽不算移民,就在莊里生的),很多河北其他市的或者是石家莊周圍縣里的考大學來省會。然后生根發芽進較好的廠子或機關單位啥的。第三代就是這幾年做生意啥的全國各地都有。
##先說環境和氣候,是特別臟,灰塵特多。霧霾全國第一。空氣比較干燥,四季分明春季比較短,該下雨下雨,該下雪下雪。很規律。比起南方那種濕熱濕冷我寧可干燥一點。
##再說交通,中學地理上都說石家莊是個火車拉來的城市。鐵路很棒,四通八達,火車站很高大上,據說全國比較靠前的。馬路大街都是正東西正南北的,,路雖然有點堵但是很直很平。除了北京西安我沒見過比石家莊更整齊的馬路,用百度地圖你就可以看出石家莊路有多方正了。像南方那種曲曲彎彎上上下下的馬路我坐車都得暈,而且本身路癡更不習慣。公交車還好,基本小區門口都有。不像那種特大城市做個公交車還得走500米。地鐵正在修,不過本身不大我也覺得沒必要修。去年打的還5塊超級便宜,我基本也不做公交車。今年就8塊了幸好有快的,滴滴打車。對對,還有就是我特喜歡的就是石家莊每個馬路都基本有自行車道,很多人騎自行車(現在是電動車),騎車很方便,城市就兩環。我們石家莊人基本上從小就都會騎車子,上中學也都是騎自行車山地啥的。我上大學發現很多同學都不會騎自行車感覺很奇怪。后來知道是地形道路原因。可能石家莊是最后一個能讓外國人看到"自行車大國”的地方了。騎車除了空氣臟點但是環保又健身。我中學一天騎四趟自行車上下學身材特好吃多少都不胖也不用特別做別的運動,168 厘米48公斤。后來媽蛋上大學不運動沒車子騎一下胖了20斤。
##經濟上第三產業比較少,第二比較多,大型國企煙廠,華藥,石藥,棉一二三,各種機械廠都算比較有錢的,這兩年可能不太好了。第一產業周邊縣里種地的也好。比較缺乏科技型和旅游,沒啥景點。(這是歷史原因,新城市文化底蘊薄)。東開發區是高新技術區也沒看有啥好科技單位。但是我認為其實這種結構第三產業少第二第一平分的結構雖不能讓一個城市大富大貴啥的但是很有經濟底子。也不怕各種危機災難。一個城市第三產業多了也未必是好事,除非是北上廣其他第三產業多了都容易各種泡沫破產。
##政治上,雖然旁邊挨著帝都所以有點那個,但好歹是個省會,省級單位都在此。各種政府機關。這個局那個處的。而且有很多部隊在此,有空軍也有陸軍,還有啥軍事科研基地如54所的。所以別看個小地各種河北大牛還是在此居住的。
##文化教育上,我真的覺得石家莊挺冤的,河北沒好大學,莊里更沒有,唯一一個211河工大在天津,華北電力,河大在保定,燕大在秦皇島。但是這的高中一中二中都全國出名。素質教育分數也比較高,但倒霉的是一個衡中把河北其他市都秒殺了,急得我們也沒辦法不敢大力弄素質教育還得拼命學,不能像其他省會孩子那樣玩的嗨。文化上河北電視臺說實話還不太在全國排得上號,競爭力不行。
##城市基礎設施上我自己感覺還是比較好的,石家莊是多核心城市。也就是說沒有一個嚴格的市中心。哪個地方都有大型購物廣場,都有休閑娛樂的地方。萬達就開的很偏。之前都說莊里人土,也沒啥娛樂也沒夜生活,但是自從三年大變樣我可是真心覺得變得好多了,萬達,樂匯城,勒泰,海悅天地,空中花園,東尚,都是年輕人玩的。如果想正經買衣服化妝品啥的北國,新百,先天下。正經牌子過節還打折送券特合適,我現在在廈門想找個舒服點的商場實實在在買東西的都不好找,太雜太亂要不然就特空。感覺廈門的商場沒莊里的方便。還有其他公共設施。畢竟是省會,省級醫院很多。省級圖書館反正一旦是省級的都不會差哪去。樓也很不錯,城中村基本消失。沒啥太破的。
##之前小時候覺得石家莊特破,后來七歲去北京我那時候竟然感嘆這就是北京啊!也沒覺得多好。后來全國各地各種省會也都去不少,就覺得杭州是真好,其他省會也就那樣都有破樓破馬路路邊攤假名牌。
##我有一種圍城的感覺,就是在莊里時候覺得也別想走遠出去,后來真出來了又覺得哪都不如莊里舒服又想回去。莊里人樸實,安逸,有自己的樂趣。活的自在。每個人都工作安穩,周末去周圍縣里爬山釣魚滑雪溫泉。快快樂樂簡簡單單真的很幸福。比起大城市的壓力和小城市的,石家莊真的是最適合普通老百姓生活的。(除了臟)
-----------------------------------------
看了評論,好多莊里人。灰常雞凍(閩南普通話)。想給自己補充一下。
關于普通話問題,有人說什么帶口音,那是周圍石家莊縣里正定鹿泉的一些方言。市區里大部分還是普通話,當然我也希望有一個代表的方言,這樣會對客居他鄉人很有歸屬感,而且一個方言其實承載了歷史和藝術上的價值。
至于為什么石家莊普通話好,我覺得還是因為移民城市,城市歷史不長,所以沒有形成統一方言。二是靠北,離北京說遠不遠說近不近。不至于被北京腔帶跑。
##關于河北衛視,好吧真沒黑的意思,只是覺得曾經輝煌過。方瓊那會超級寶寶秀,激情久久真心不錯,現在沒有一個能全國知名的節目了,而且跨年晚會也不如其他衛視。當然農民頻道不錯,真心接地氣有特色,是在用心做。
##還忘了說一個事,我愛搖滾樂和萬青。石家莊出品。當年我高中和同桌天天偷看愛搖雜志,當時覺得牛爆了。
—分割線——————————————————
此回答寫于2014年大一期末時期,大概是2014年一月份左右吧。當時剛剛離開家鄉來到南方,期末臨近壓力大,甚是想念故鄉。當看到此回答便不顧未復習完的功課,在圖書館拿起手機一股腦寫下答案。第一次回答,內容青澀,言語幼稚,但所言之物都是內心真實情感,并無惡意,若有得罪請諒解。如今已經整整過去5年,石家莊變化頗大,此回答可能也略有過時,地鐵早已開通,購物中心也越來越多。只是唯有高校教育方面,仍然薄弱。
+++
五年了。更一下吧。
真沒想到在這能炸出來這么多朋友。時間這東西禁不住算,一算才發現高中畢業離開石家莊已經八年了。
這八年,石家莊有了地鐵,永昌上去又下來,房價蹭蹭蹭往上漲,車越來越多,好吃的好玩的也是如此,大樓和我的發際線一樣越來越高。至少每次回去都有或多或少的變化吧。
以前呢,對家鄉時常會有一種奇妙的自尊心,總習慣去拿石家莊去和其他地方對比,去看看各種統計數據啊城市發展報告blablabla 我莊比其他地方數據好的時候都會暗自竊喜。不過時間長了,就會慢慢接受一個現實,不管石家莊再怎么變,也永遠成不了所謂的一線城市。有句話怎么說的來著,成熟就是慢慢接受平庸的自己的過程。這八年,我接受了平庸的自己和自己平庸的家鄉。接受了石家莊不會有Miami不會有Oscar,接受了沖不回去的永昌,接受了灰蒙蒙的天和下雨活泥的地,接受了“最沒有存在感的省會城市”的頭銜。
對了,這就是“準確定位”。
那我給石家莊的定位很簡單,就是家。
上大學的時候我以為西安是家,可當同學一個個慢慢離開西安之后才發現,就算回到西安能跟你坐在一起吹牛逼的不超過十個人。
石家莊就不太一樣了,除了有酒有故事,更多的是一種親情和友情相互交錯的結合體。家的味道可以說是我娘炒的菜,也可以說是羊肉串塞的燒餅,或者是四中路永遠不會關門的板面,但我更覺得家的味道像是,早晨打開窗戶聞到的煤炭燃燒夾雜著宿醉酒氣的味道。
就暫時更到這吧。祝愿遠在各地的莊里人平安喜樂。評論可能不會全部照顧到,請見諒。
我:“六月回莊”
問:“這次回來還走嗎?”
我:“。。。”
原答案在這。。。
大晚上手機黨驚喜發現居然還有這么個話題。。。
不廢話了。手機碼字。碼完睡覺。明天人家還有考試呢!
本人在省三院出生。在實驗上的小學。初中四十三。高中一中。大學來了西安。
上大學之前我總覺得石家莊太土太破沒意思。不像北上廣那么發達不像杭州成都那么有味道。但是就像老話說的,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遠離家鄉出來上學難免會有一些對比。西安是一個非常棒的城市,包括之前出去玩去過諸多城市都各有各的特色。但是在石家莊的一些習慣是潛移默化的。
1.便利店 36524真心太牛逼了。在西安真的很少能看到24h便利店。但是在石家莊。我家小區東門到西門就特么有三家36524。在西安晚上出去想買包煙買個tt都發愁。。
2.公交車 石家莊公交車真心贊。我不太忍心跟西安的公交去比了。包括其他一些省會城市公交也未必能跟我莊公交比。車大,寬敞,司機開得穩,最重要的是規矩。不跨站。還有就是便宜。開空調兩塊不開的季節就一塊。
3.出租車 艾瑪提到我莊出租車我就眼淚嘩嘩的。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在西安打車都是上車前跟司機溝通你去哪。師傅要是不樂意去直接開走留著你自己在風中凌亂。。。西安拼車現象太嚴重。打車走一路師傅都要靠邊問問別人走不走。在西安時間長了。回莊以后都不會打車了。想當年我莊出租車那可是全國模范。北京司機都來學習呢。現在可能稍不如以前了,也貴了。但是石家莊的司機師傅真心沒的說。沾!
4.物價 我莊物價在全國城市別說省會了都算低的。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女友西安人,有一次帶她回莊,晚上餓了去街邊燒烤攤買吃的要了一串面筋一串饅頭片一串烤青椒。最后老板要了我們三塊。女友說哎,老板我們要了三串啊!老板特淡定的說 對啊一串一塊。結果我女友愣了半天。。。現在西安小串面筋怎么也得兩三塊一串吧。
5.交通 說實在的。莊里特么的該堵也是堵。全國都這樣啊!上下班高峰期槐安路中山路堵的跟個啥似的。但是也就僅限上下班高峰期堵。城市不大車不算多人也不算多。高架橋跑起來甚是方便。路也是越修越寬設計的都還蠻科學。小街道走起來也是感覺很舒服樹木很多。
其他的感覺可能不是那么深了。但是作為石家莊人我感覺最自豪的還是普通話!普通話說的不錯的十個里面怎么也得有七個莊民。
還有之前霧霾吵的熱火朝天的時候。有好多身邊sb給我找事。說我們那山清水秀沒污染原生態說你們石家莊怎么怎么臟怎么怎么差。我直接給他回了一句:我從小吸霧霾喝三鹿長大,我185你多高?
現在誰都別拿污染說事。污染是全國性的。天下烏鴉一般黑。有些地方也別當了婊子還立牌坊。
之前人人上有個帖子叫 河北一個出去就回不來的地方。的確河北受政策限制省內沒什么特別出名的學校。辛辛苦苦培養了多少年的學生都去了外地。當然我也是其中之一。石家莊的學生真的都很出色。就像樓上朋友說的 石家莊沒什么好大學但是好大學里的石家莊人很多。回還是不回都是自己的選擇。若闖,你還有莊這個港灣。若歸,莊里也會有一片天地。
出來上學三年了。每當有人問我是哪里人的時候。我都會自豪的說我是石家莊人。石家莊這三個字從自己口中說出的時候心情總是非常的激昂。在外地遇見石家莊人的時候都特別開心聊的來,多聊兩句就會發現本來兩個陌生人之間居然會有很多共同的朋友。每放假都特別期待。肯定買考完試最近的一趟車回去。然后拖到臨開學最后一天再去學校。
石家莊是我的家。我愛這里的一切。我要用我的一切去維護她。石家莊是我心中永遠割舍不下的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