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不知不覺已經從事軟件測試六年了,從畢業到進入外包公司外包給微軟做軟件測試, 到現在加入著名的外企。六年的時間過得真快。長期的測試工作也讓我對軟件測試有了比較深入的認識。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做測試的心得,如有錯誤還請批評改正。
軟件測試人員應該居安思危
每當經濟不好,公司業績不好的時候,公司都可能進行裁員。首先裁的就是測試人員。因為測試人員的技術水平相對來說比較低,容易被替代,招起來也比較容易。公司往往先拿測試人員開刀。
身為測試人員,雖然我們平常的工作大部分都比較安逸。但是千萬不能溫水煮青蛙。應該自強不息, 要像開發人員一樣, 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編程水平。這樣就算被裁也能很快找到新的工作。
測試人員應該比開發人員更熟悉業務需求
測試人員的水平主要體現在測試用例的設計上。要設計出全面,覆蓋廣的測試用例,需要測試人員對自己所測試的項目的業務需求非常熟悉,甚至要比開發人員還要熟悉。
如果是測試銀行系統,通信行業,或者ERP軟件。這些業務知識非常有用的,學習起來比較有激情。
要做到精通業務需求談何容易。
假如倒霉碰到一些又沒用,又繁瑣的軟件, 真的是不想去學習它的業務(出了這個公司就再也用不到的業務)
學會如何跟開發人員相處
測試人員必須跟開發人員密切合作, 所以跟開發人員搞好關系是相當重要的。
1. 和開發人員成為朋友。
熟悉了干啥都方便
2. 不要打擾開發人員。
看到開發在聚精會神寫代碼的時候,千萬不要去打擾人家。寫代碼需要集中精力,如果被打擾,就會中斷思考。
3. 集中問問題。
把需要問的問題都總結起來, 集中起來問開發,這樣能節省大量的時間。
4. 寫好Bug,不被開發人員煩。
如果開發人員看到一個Bug 描述不清楚,還無法重現,他肯定會罵測試人員。所以測試人員一定要寫好Bug,描述精確,簡潔,沒有歧義,詳細簡潔的重現步驟,加截圖。
測試人員應該懂一些基本的編程
你的產品是用java開發的,那測試人員應該有java的入門知識。你測試web程序,你起碼要了解HTML,CSS, Javascript, Jquery吧,否則你測了一兩年web程序,都不知道這東西是怎么做的,悲劇了吧。
只有懂代碼你才能和開發人員交流,不被開發鄙視。
測試人員搭建開發環境
產品的代碼是最好的學習資料了,我們不能總跟在開發屁股后面做測試,不能老是等開發build一個版本后,我們就測試這個版本,開發check in了什么代碼,測試人員一點都不知道。偶爾我們應該了解下產品代碼是怎么設計的,了解下開發人員是如何修復bug的。說不定編程水平高了,還能幫開發做code review.
使用源代碼工具把產品代碼check out到本機。經常看看代碼,經常看看開發修復bug時候提交的代碼。
寫文檔是測試人員的核心能力
我記得我以前的test lead說,之所以她能當lead, 是因為她很會寫文檔發郵件。寫文檔需要總結歸納的能力,還要邏輯清晰。她非常擅長分析幾十頁的Spec,寫出幾十頁的測試計劃。她還非常擅長匯總測試報告。每天將完整,清晰,漂亮的測試報告發給各個組, 讓公司所有的人都能清晰的看到測試組的工作。
在她的帶領下,我們總結出很多文檔,比如,”New hire checklist”, “on boarding traning”, 測試工具使用的文檔,等等。
測試后期應該做兩天交叉測試
交叉測試,就是指兩個測試工程師,互相交換下測試的項目。這樣做有很多好處。
1. 有利于找出bug, 測試工程師測久了自己的項目,容易形成眼盲。會對一些Bug熟視無睹。
2. 有利于知識和業務共享,避免人員離職,請假,造成無人測試的情況。
3. 測試思想不一樣,可以互相找出很多問題
測試人員的瓶頸
手動測試工作做個兩三年,基本上就能掌握測試需要的大部分知識,如果沒有爬到test lead的位置, 很多人就感覺到發展瓶頸了,每天重復測試,學不到東西,很快就會對測試工作失去激情。
學不到東西,技術水平低下,是測試這個行業最大的毛病。
如何突破瓶頸?我也不知道。
盡量實現自動化
一點要抽時間盡量把自己的測試工作實現自動化,可以節省測試的時間,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也可以避免老是重復測試。
自動化測試VS手動測試
現在很多公司招測試的要求越來越高,很多好公司招senior QA,都要求5年工作經驗以上,掌握一門編程語言,有豐富的自動化測試經驗。當然自動化測試的待遇也會比手動測試好很多。
自動化是趨勢, 只會做手動測試的人,以后肯定會失去競爭力。
自動化測試的技術和開發用到的技術相差太遠
以前很多同事想由測試轉開發,現在幾年過去了,還是沒轉成,他們原先想利用自動化測試的技術積累,轉去做開發。哪知道自動化測試用到的技術跟開發用到的技術相比,實在是相差太遠。
測試轉開發?難
努力學習編碼,然后用于測試,才是正道
做測試最郁悶的是無法聽懂開發人員討論技術
有時候跟開發人員一起開會, 會議上開發人員都熱烈討論。而我做為測試人員基本上聽不懂這群開發在說什么,根本插不上話。很多會議我甚至都沒說過一句話。
優秀的測試人員非常稀少
想把測試做好非常不容易, 優秀的測試人員需要很廣的知識面,良好的溝通能力(不但要和開發人員和項目經理打交道,還要跟其他組的人交流)。豐富的測試經驗,對測試工作有極大的熱情, 耐心。還需要測試人員有豐富的業務知識,還要會寫代碼。
代碼寫得好的人,肯定就不會做測試,而是做開發去了。
大部分的測試經理都是會敲代碼的
我發現我的幾任上司都是會敲代碼的。他們既能開發又能測試,啥都會,能給手下的測試人員提供技術支持。
假如一個測試經理啥技術都不懂,對內hold不住手下的人,對外其他組的人不鳥你。
轉載自:6tt.co/mQ2s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excel中的有效性嗎 可以對單元格進行有效性設置 先中要設置有效性的區域,數據菜單中有效性命令,在"允許"下拉列表中選擇你要設置的對象,根據不同對象設置你要設置的有效性
···································^^····································
我們是軟件開發企業,公司推行iso標準。我們公司購買了一些第三方的軟件測試工具(功能測試工具與性能測試工具),這些測試工具本身就是軟件天津攝影培訓
···································^^····································
···································^^····································
傳智播客: www.itcast.cn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作為兼容底層硬件和應用軟件的連接器,操作系統背負著傳統軟件不能承受之重,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操作系統是一個標準,因為只有標準確定后,隨之而來的生態才能穩健發展。從去年以來,統信UOS(統信操作系統)的橫空出世,得到了業界的矚目,從公司成立,到產品發布,招攬5000人員工......統信UOS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業界神經。
與此同時,前中標軟件美女副總裁王翡瑜入職統信軟件(統信UOS的公司主體),晉升為統信軟件高級副總裁,這讓王翡瑜走到了輿論風口。高管美女跳槽至競爭對手行列,本身就博足了眼球,再加上曾官宣表示帶領團隊打下了中國80%的信創市場份額,王翡瑜絕對稱得上信創領域本年度的風云人物。
在這位美女副總裁入職統信軟件“滿月”之際,自主可控新鮮事獨家專訪了王翡瑜,談到了她入職新公司的個人職業規劃,以及如何帶領統信軟件創新商業模式,完善操作系統生態建設,乃至對“老東家”的特殊情感。
王翡瑜,現任統信軟件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原任職于中標軟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從事信息技術產業長達15年,對國內基礎軟硬件的市場有深入的了解。
王翡瑜對自主可控新鮮事表示,從個人職業規劃而言,之所以從中標軟件跳槽至統信軟件,一是從中標軟件的副總裁到統信軟件的高級副總裁,在職級上有一定晉升;二是希望開始新的挑戰,擁有更多的活力和創意。目前個人負責的工作有營銷、適配、測試、售前、售后等。
在創新商業模式上,王翡瑜表示如果把操作系統比作毛坯房,那生態完善的操作系統生態便是精裝房,只有生態完善,用戶才會買單。未來的操作系統盈利模式絕不會僅局限于通過授權進行銷售,按裝修完善的精裝房進行買賣或者租賃不失為一種新模式。
在疫情影響下,統信軟件招募5000人的節奏或許會放緩,但是整體的趨勢不會變動,提及統信軟件與深度公司的關系,王翡瑜解釋到,深度的創始人劉聞歡即統信軟件的總經理,之前深度的員工已全部并入統信軟件,深度已經成為統信軟件的全資子公司,未來統信UOS與Deepin將瞄準不同的市場空間進行發力。
對于“老東家”中標軟件(現已與天津麒麟合并為麒麟軟件),王翡瑜感念中標軟件給了自身足夠的平臺和空間去發揮,也非常感謝前任領導韓乃平、喬詠對自己的提攜之恩以及公司成員對自己的支持與關懷。對于友商的發展,王翡瑜認為有競爭,自研操作系統才會更好地發展,而最終誰能贏得市場,那一定是取決于產品質量。
業界矚目的統信軟件和輿論風口的王翡瑜,這一組合未來究竟可以擦出什么樣的火花?統信UOS有哪些獨特的優勢,能否成為國內操作系統生態建設的“標準”?目前統信UOS的生態建設何時可以得到應用?帶著業界關心的六大問題,自主可控新鮮事獨家專訪了統信軟件王翡瑜,以下為采訪實錄,希望能解開業界的疑惑與好奇。
1、自主可控新鮮事:您之前任職于中標軟件長達九年,為何現在選擇了作為競爭對手的統信軟件?這對您個人職業規劃有哪些影響?
王翡瑜:第一是職級有一定晉升,之前在中標是副總裁,現在在統信軟件是高級副總裁;第二是在中標軟件工作比較久,正好9年多,已經相對比較穩定,對我而言沒有新的挑戰。而統信軟件相對比較新,有更多的活力和創意,希望到統信軟件這個新的平臺去挑戰。
在個人的職業規劃上,之前在中標軟件研發、銷售、產品一起管理,目前到統信軟件剛滿月,現在我主要負責的工作有營銷、適配、測試、售前、售后等。因為之前做了某些特殊的項目后發現交付和產品質量特別重要。所以現在到了統信軟件之后,我個人在職業規劃上比較希望更多的關注產品和創新商業模式。
2、自主可控新鮮事:您所期望的商業模式是怎樣的?與傳統的商業模式有什么不同?
王翡瑜:傳統的操作系統是通過授權進行銷售,并沒有做好平臺的功能,操作系統是一個大平臺,如果把操作系統比作一個“毛坯房”,那么軟硬件應用生態所代表的就是家具家電一應俱全,地暖則相當于芯片。如果說某個操作系統廠商說自己架構做的很好,那肯定沒有任何人會使用,只有相關的軟硬件、芯片遷移到操作系統上,那用戶才會安心“入住”。未來,可能“毛坯房”不用付費,而是按照“精裝房”付費或者租賃這種模式進行銷售。統信軟件希望通過創新的商業模式為用戶帶來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體驗。
3、自主可控新鮮事:統信軟件年后宣布招聘 5000 人,目前進展如何?深度操作系統與統信UOS團隊是怎樣的關系?
王翡瑜:任何一個新產品推出來,都需要給用戶一個接受的過程,要讓大家認識到我們的操作系統是安全穩定的,我們需要建立強大的技術支持團隊、售后服務的團隊、生態適配的團隊來支撐這些事情。
我們計劃盡快完成5000人的團隊建設,受疫情影響,人員補充的節奏上稍微會有些影響,但我們一直都是積極推進;到4月底,統信軟件將有1000多員工完成入職。在人員配比上,除了核心的研發技術人員,我們也在不斷擴充銷售及服務團隊,更好的保障各地的用戶需求能在第一時間得到反饋。
統信UOS延續了deepin深度操作系統。深度科技的創始人劉聞歡就是統信軟件現在的總經理,而且原來深度科技的員工全都并入統信軟件。未來深度操作系統和統信UOS會瞄準不同的市場空間,比如深度操作系統主要是面向社區的發行版,而統信UOS則面向政、企、行業等B端、G端用戶。
4、自主可控新鮮事: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提到,從2014年WinXP停服到2020年Win7停服,需要我們加快推動自研操作系統的建設,也需要加強支持開源軟件以及擴大在開源軟件生態中的話語權,加強我國軟件的核心研發能力。目前在開源以及生態建設上,統信UOS存在哪些難點?
王翡瑜:自研操作系統的生態建設是關鍵,開源是重要途徑。在開源上,統信UOS未來會建立自己的開源社區。統信軟件作為中國操作系統的權威研發團隊,以建立“操作系統創新生態”為目標,著眼發展全球生態,近期已與土耳其、韓國、俄羅斯的6家Linux發行版團隊開始對接并著手合作,發展基于Linux開源社區的操作系統,并且要加強各國聯合,將走出去和引進來協調好,促使產品具有國際發展能力、軟硬件生態的快速建立,使各國操作系統團隊更好的服務于本國,同時回饋開源世界。統信軟件不僅要做中國的操作系統,更要做世界的統信軟件。
在國內生態建設上,我們希望可以擁抱更多的上層軟硬件應用。過去6個月,現在已經有1000多家廠家的產品跟統信UOS做到了很好的適配,希望今年能做到超過一萬種產品與我們統信UOS進行適配。生態建設本身就是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模式,相信后期合作伙伴自發參與進來的意愿會越來越強,早日建立起我們自己的應用創新生態。
當然,目前在生態建設上比較難的是,短期內一些企業基于盈利訴求,對共建生態的動力不足,這是困擾操作系統生態發展的一個點。我們始終相信,真正好的生態是大家都能受益。我們更希望幫助別人成功,讓更多的軟硬件從傳統的Windows系統,移植到統信UOS后可以順利成長,讓別人的商業模式在我們的生態上茁壯成長。
5、自主可控新鮮事:在合作伙伴關系上,目前統信軟件與華為、龍芯等都有合作,根據現有公開資料,近期華為發布了openEuler操作系統,而龍芯也有Loongnix操作系統,未來是否會與統信UOS同臺競爭?
王翡瑜:我覺得更多的是相互成長。操作系統在某種意義上是一個標準,在制定了標準后會迎來它的生態。標準不統一,生態想要遷移,結果不知道跟著哪個操作系統走,這是目前市場面對的最大問題。當標準不明朗的時候,上層的數據庫、中間件,底層的芯片都會非常困擾,它們不知道基于哪個操作系統的標準來開發。無論是龍芯、華為,還是PK體系,都在積極構建自己的生態。現在我們希望與合作伙伴相互成長,合作共贏,把標準統一后,吸引各自的生態。
在統信UOS研發之初,我們就以“六個統一”作為方針來完成研發操作系統的使命:統一的版本(支持多個芯片)、統一的支撐平臺(編譯、社區)、統一的應用商店和倉庫(發布渠道)、統一的開發接口(ABI和API)、統一的標準規范(測試、認證)、統一的文檔(開發、維護、使用)。目前統信UOS可以支持四種架構(AMD64、MIPS64、ARM64、SW64)六款CPU(龍芯、申威、鯤鵬、飛騰、兆芯、海光)的適配工作,為后面陸續進行的軟硬件生態產品的適配鋪平了道路。我們希望通過橫向兼容,把標準統一后讓上層應用層接入操作系統標準進行遷移,而非縱向分離。
6、自主可控新鮮事:國內操作系統研發的廠商大多基于Linux進行開發,您認為統信軟件的優勢在哪里?您對老東家的發展怎么看?
王翡瑜:統信軟件雖然去年才成立,但是統信操作系統實際上并不是靠短短的一年時間完成的。統信UOS是集合了過去多年產業成果的積累,也是整個產業大協作的成果。在研發過程中,國內的CPU廠商、應用廠商,甚至互聯網廠商,都貢獻了大量的核心技術到統信UOS的產品中。
同時,組建統信軟件的核心公司之一,深度科技在操作系統領域有超過13年的歷史,其發布的深度操作系統(deepin),得到全球8000萬用戶的認可,支持33國的語言,根據國際網站的排名報告,全球排在前10名。
統信UOS從去年10月份發布第一版以來,就積極地聯絡國內生態體系的上下游合作伙伴,然后將他們的產品適配到我們的操作系統,讓產品無縫連接,平穩運行起來,我們今年會更加積極推進生態建設,把統信UOS生態體系越做越大,使得我們的操作系統產品能夠越來越有競爭力。國內操作系統的市場非常殘酷,我認為,最終誰能贏得市場,那一定是取決于產品質量和服務能力。
我非常感謝“老東家”中標軟件,也很尊重中標軟件,因為它給了我足夠的平臺和空間去發揮。在這里我也想特別感謝一下在中標軟件時期的領導韓乃平和喬詠,他們給予我的幫助和支持,讓我受益終身。此外還有一起奮斗過9個年頭的同事們,盡管現在已經不在一起共事,但他們的關懷和支持卻從一直相伴左右。無論我們跟麒麟軟件是競爭關系還是其他,我相信都會促進產品向好的方向發展。
統信軟件——國產操作系統冉冉升起的新星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