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洗澡是件莊嚴肅穆的事情,人們稱之為沐浴,沐是洗發,浴則是洗身。上朝或是祭祀之前,人都得先洗個澡。如今,洗澡更方便了。即使累了一天,夏天沖個涼,冬天泡個澡,馬上就能舒舒服服。洗澡不僅有清潔作用,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并且達到解除疲勞的效果。
洗澡的過程很簡單,卻有門道,方式正確對身體固然好,如若不當,則會影響健康。首先,洗澡前要補充點水分,最好喝一杯溫熱的開水。這是因為洗澡的時候,熱氣會使得人體的毛細血管擴張,毛孔也會擴張,排汗量增大,體內水分流失得快,因此之前需要補水。尤其是對于老年人來說,身體調控能力稍差,如果身體無法調節好驟升的溫度,可能會導致突發的低血壓,暈倒在地。

不過,即使覺得口渴,洗完澡后也不要舉起杯子一飲而盡。剛剛從熱氣騰騰的浴室環境出來,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心臟跳動得也快,這時候要注意,小口慢慢地喝下去。不然容易增加心臟的負擔。
洗澡的時段有沒有講究呢?很多人都早起洗澡或睡前洗澡,其實這都不太合適。睡前洗澡會影響入睡,熱水浴會使體溫升高,使得大腦釋放“睡眠激素”的時間后推,進一步影響睡眠質量。如果實在是不得已在臨睡前洗澡,建議洗完澡后用涼的濕毛巾敷在額頭5分鐘左右,在體溫降到正常水平后再睡覺,這樣對睡眠就沒有不利影響了。若條件允許,中午或下午洗澡比較好。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洗澡的時間也不宜太長,每次最好不要超過30分鐘。一般浴室門窗關閉得較緊,室內濕度、溫度都高于外界,空氣流通性差。長期處于這個環境,人體內大量血液流于體表,回到心臟的血流量不足。那么,心臟的排血量就會減少, 體內重要器官的供血會不足,此時就會出現頭暈目眩、胸悶、心悸等由腦組織缺血、缺氧或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等引起的現象。
(作者:張連敏)
【參考文獻】
《洗澡有誤區》,曉牧,《糖尿病新世界》,2014-01-01.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