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人為事故這么多,為什么沒有全自動火車?

    5月12日,美國國鐵公司在費城發生了一起脫軌事件,悲劇的原因尚未查明。但是,美國國家安全運輸委員會最近發布的一條新聞公告宣稱,“沒有發現信號系統有任何異常或失靈現象”,并且調查此次事件是人為誤差的可能性。

    根據一家咨詢公司對歷史上所有脫軌事件的分析,幾乎三分之一的事故都是人為錯誤導致的。既然人為原因在事故中占這么大的比例,采用更加自動化或電腦化的系統似乎是個很好的提議。

    可是,不僅是在美國,在全世界(甚至包括日本和韓國這樣的高度發達國家),全自動火車系統也僅用于市區網絡和機場等小型系統。

    對于這個疑問,英國國家鐵道博物館的員工告訴了我們答案——他們對于火車為什么還主要由人工控制的理解。

    “事實上,我相信一部分原因是人們不喜歡這個想法,”博物館圖書管理員凱倫-貝克說。“倫敦的地鐵都是電腦控制的,可是里面還有一個‘司機’——他們負責關門和應對緊急情況。”

    相比于人會犯錯誤,我們更擔心的是無人在場

    這似乎是大部分人的擔憂——鐵道交通公司的助理總裁鮑勃-葛文也同意這一點,“我覺得人們不喜歡這個想法。在英國,我唯一能想到的無人駕駛火車就是倫敦港口碼頭的輕軌(倫敦室內的一個小型鐵道系統)。理論上說,任何車內安裝了信號系統的火車都可以實現無人駕駛。但是實際上,大部分乘坐(強大、高速火車)的人,在一列每小時行駛180英里卻沒人駕駛的火車上,都會覺得惴惴不安。所以我唯一知道的無人駕駛火車就是行駛速度比較慢的地鐵。”

    他繼續說:“順便說一句,在很多年前火車里就已經安裝了處理器(這也是電腦控制的一種形式),但是‘巡航’控制是一個汽車上的概念,而且是一個隨著道路日益和更好的‘車距傳感器’的發現而變得越來越過時的概念。在某些火車上,司機早就可以確定機車的‘設置’,然后離開崗位,只在有特殊信號的時候進行處理。但是,如果軌道不是平的,司機往往就需要不斷調整機車的設置,以保證火車能夠達到設定的速度。”

    所以雖然火車中有一定的計算機化的因素,但是顯然非常有限。因為從整體上看,乘客仍然更信任人,而不是技術。

    美國還沒有全自動火車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員Hannah Groshong說,“為什么沒有全自動火車?很遺憾,我也沒有確定的答案。現有的技術已經完全可以實現全自動火車了。我在東京和倫敦都乘坐過無人駕駛火車,但是在美國,現在還沒有應用這項技術。”

    但是美國的火車也實現了部分自動化。美國聯邦政府已經指令各家鐵路公司使用積極列車控制系統(PTC),但是這些公司更新機車的速度非常緩慢。東北列車線的部分機車已經使用了PTC系統,但是美國其他地區很可能都不會在聯邦政府規定的最后期限(2015年12月31日)前全部使用這個系統。

    PTC是一種后臺自動化系統,工程師不必與它互動。如果有什么地方出了差錯,比如要闖紅燈,這個系統會自動讓火車停下來。考慮到最近在費城發生的事故,似乎本可以用PTC這樣的系統阻止它發生,但是實際上發生事故的火車已經安裝了這套系統了。

    我們最熟悉的自動化系統是通用電氣公司的“行程優化系統”(Trip Optimizer System),它可以使燃料的使用效率最優化。機車工程師會把它當做巡航控制系統一樣使用。這個系統了解軌道的級別、彎度和限速,并可以相應地改變火車的速度。

    但是,這個系統仍然需要操作人員輸入一些數據。一列火車上有不同的剎車裝置,“行程優化系統”只能控制動態剎車器。如果需要使用空氣制動器,自動系統就會提醒工程師改用人工控制,使用空氣制動器讓火車慢下來。我知道“行程優化系統”在鐵路貨運中應用很廣泛,但是不確定它是否也應用于客運運輸。

    我們為什么不提高自動化程度呢?

    可能有好幾個原因。

    首先,美國對新交通技術的投資不像其他國家那么快。鐵路公司首先考慮的是維護現有的系統。他們要費很大的勁兒才能跟上維護的速度,所以也要非很大的勁兒來檢測新的技術。即使從長遠來看,使用新技術對他們是有幫助的。

    第二,鐵路工會聯盟在美國是一股強大的勢力。

    例如,2014年秋天,美國最大的鐵路公司之一BNSF打算撤銷某些貨運線路上火車駕駛室里的引路員。通常駕駛室里有兩個人:工程師和引路員。但是工會不同意。一方面是因為這會減少一些工作崗位,另一方面則是處于安全考慮。工會認為駕駛室里有兩個人會更加安全。

    最終,工會阻止了這項計劃通過。因此,如果工會處于同樣的原因反對自動駕駛系統,我一點也不會覺得驚訝。

    最后,我們可以設想,就像人們對于無人駕駛汽車的排斥一樣,公眾對于無人火車肯定也會有些排斥。除非隨著技術的繼續發展,公眾和機車工程師越來越多了解到鐵路自動駕駛系統的研究成果,并真正認可這項技術——這一天顯然還很遙遠。

    (via redorbit)

    • 發表于 2015-06-13 00:00
    • 閱讀 ( 753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