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附子湯的主要成分是大黃、附子、細辛。方中大黃具有泄下通便的功效,附子、細辛可以溫陽散寒,而且可以止痛。大黃和附子是主藥,在治療的過程中起主要的作用。
附子辛甘大熱,可以入氣分的同時還可以入血分,其性善走,為通行十二經純陽之要藥。大黃苦辛大寒,入血分的同時還可以入氣分,根據書中記載,可以“迅速善走,直達下焦,深入血分,無堅不破,蕩滌積垢,有犁庭掃穴,攘除奸兇之功”。
附子是有一定的毒性的,但是和大黃一起使用。可以擴大單一藥的療效。大黃苦辛大寒,可以抑制附子的剛燥和毒性。兩者寒熱并用,氣血并調,附子善走之性,可增強大黃的通腑瀉下作用。
《本經》上說,大黃有“安和五臟”的功效。可以宣通臟腑經絡,調理氣血陰陽等,也與大黃、附子等藥物“無所不至”、“無堅不摧”的特性,以及配伍后的減毒增效有關。注意,使用的時候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對癥下藥,也可以遵醫囑。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