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真實的“華爾街之狼”是怎樣的?

    首先要指出,看奧斯卡入圍影片《華爾街之狼》之前,請不要期待能看到一部類似《華爾街:金錢永不眠》或者《大而不倒》那樣的金融題材電影。事實上,馬丁?斯科塞斯和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聯手打造的這部《華爾街之狼》,基本上可以說和華爾街一詞所指代的金融業沒什么關系,更像奢靡的生活方式的“禮贊”片。

    但電影《華爾街之狼》的主人公原型喬丹?貝爾福特—他也是《華爾街之狼》一書的作者—確實是一位相當成功的金融騙局制造者。

    23歲的喬丹?貝爾福特在自己的肉類生意失敗之后,便去了股票經紀公司,學會了金融世界的一些基本規則,之后他便買下一家名為Stratton Oakmont的股票經紀公司,于1989年開始“創業”。

    喬丹?貝爾福特和自己的小伙伴們做的事情非常簡單,方式與一種被許多人稱為“拉高出貨”的經營策略很相似。這家公司先慫恿不知情的投資者購買低價的垃圾股,以推升垃圾股的股價,然后拋售自己持有的股票,進而謀取巨額利潤。而投資者卻很可能會在股票崩盤時一無所有。

    騙局的邏輯很簡單,所以重在“執行”。貝爾福特拒絕聘用任何有經驗的股票經紀人,反而將原來為他開卡車的一批年輕熱血的銷售員招至麾下。他向他們傳授了自己拿手的陌生電話推銷技巧—“柯達推銷術”—首先不要提及某只無名的場外交易股票(低價股),而是吹捧一只藍籌股(比如柯達)。在投資者接受了藍籌股這個誘餌并開始信任經紀人之后,經紀人才會推銷垃圾股。據相關人士回憶,當時貝爾福特的座右銘就是:“別讓客戶掛斷電話,除非他們接受或者扭斷脖子。”

    此外,為了刺激這些渴望財富、愿意奮斗的年輕人,貝爾福特開著法拉利跑車上班,每天要對員工進行兩次演講,打造對自己的個人崇拜。當然,貝爾福特也不會虧待自己的小弟。根據《福布斯》雜志1991年的報道, Stratton Oakmont的經紀人每年可以賺到大約8.5萬美元,而此前他們可能只是一個負責鋪地毯的普通藍領。上世紀90年代,貝爾福特在其巔峰期聘用了1000名股票經紀人,涉及的股票發行總額超過10億美元。

    不得不說,在銷售技巧和為員工洗腦這類事情上,貝爾福特天賦異秉。FBI檢察官丹?阿隆索在調查貝爾福特的案件時,被貝爾福特的口才深深吸引,并邀請他到曼哈頓區檢查院為檢察官們演講。

    1998年,貝爾福特被起訴,罪名是因為欺詐和哄抬股價導致投資者損失近2億美元。但他利用自己“講故事的能力”再次“翻身”—“自傳”《華爾街之狼》一書大賣,還吸引了萊昂納多。

    • 發表于 2014-03-06 00:00
    • 閱讀 ( 1034 )
    • 分類:其他類型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