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中國菜的健康排名世界第三?

    幾年前《福布斯》刊文,名人教練和作家哈里·帕斯杰里納克寫了一本《世界飲食五大因素》,書中羅列了擁有健康飲食的一些國家,其中日本料理排名第一,中國菜排名第三,這個消息讓國人相當開心。

    在這本書當中,是按食物導致肥胖率來對各種飲食進行排名的。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日本料理;食物導致肥胖率1.5%;國人壽命預期82歲;其次是新加坡果蔬飲食,食物導致肥胖率1.8%,國人壽命預期82歲;排在第三的是中國菜,食物導致肥胖率1.8%,國人壽命預期73歲。

    看了這個排名,中國人果然開心得起來么?恐怕未必。

    中國烹調在海外的名聲一向不好,因為美國人所吃到的中國食物主要是中國餐館中的過了油的高脂肪菜肴。然而,這本書中解釋說,實際上中國人吃的東西和美國中餐館并不一樣,在中國菜的主料中,三分之二以上是蔬菜、水果、粗糧和豆類,其中包括綠葉蔬菜、根類蔬菜、大豆、生姜和大蒜等,這些食材非常健康。中國人偶爾也做油炸食品,但是更多時候他們采用的是炒、蒸、燉的方法。

    這話令人愉快,但作者所贊揚的,恐怕并不是如今中國人所熱愛的,味濃油大的餐館菜肴,而是二三十年之前中國家庭的傳統烹調方式。那時候,因為富裕程度不高,家庭烹調時油脂用量比較小,葷少素多,而且經常吃粗糧和豆類。當然,那個時候,中國人的肥胖、糖尿病、冠心病的患病率的確非常低。

    但是時代變了,飲食也變了。現在人們“不差錢”,以追求口味為唯一目標,根本不在乎做菜多放點油,樂于每日精米白面、魚肉成盤,早就背離了自古以來的以素為主、食物多樣、少油清淡的烹調方式。無論城鄉,只有脂肪攝入量一個指標隨著經濟增長而飛速上升,其他營養素攝入量都止步不前,甚至顯著下降。如今國人的肥胖率哪里還是1.8%呢?真讓我們汗顏——北京的10個成年人當中,有6個人超重或肥胖,全國超重肥胖人口高達3億人。

    最糟糕的是,肥胖甚至已經蔓延到了孩子們的身上。2008年,中國關心下一代委員會公布了2005年全國31個省市38萬學生體質與健康調查的結果,7-22歲城市男生的超重加肥胖檢出率為24.64%,女生為13.73%。北京城區男女學生的肥胖率平均達到21.7%,18歲以下的“三高”小患者有二十多萬人,比多數西歐國家還要嚴重……西方人壽研究早已發現,從小肥胖的人預期壽命最短。從小吃著錯誤烹調的食物,中國孩子們的未來生活質量會是什么樣呢?我們民族的未來又會是什么樣呢?想一想,能不令人悚然而驚么?

    不過,福布斯的這篇文章的確也給我們提了個醒:生活富裕之后,更要珍惜和發揚祖先留下的優良飲食傳統,像日本人的飲食那樣,富而有節制,富而不油膩,富而重養生。再像現在這樣發展下去,只能讓民族的健康素質不斷下降,也讓中國烹調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降低。

    如果我們能夠像帕斯杰里納克書中所形容的中國飲食那樣,多吃粗糧豆類,多吃蔬菜水果,少過油,多蒸煮,挖掘和體會清淡食物當中的精致和美味,只是偶爾享受濃味美食的快樂,那么,全民族的肥胖率一定可以大大下降。如果孩子們從小得到這樣的飲食,并把好習慣持續一生,或許,在未來的某年,我們可以自豪地說:中國菜不是世界第三,而是世界第一,因為它兼具美味和健康,它喂養出來的民族是最智慧、最長壽的民族。

    • 發表于 2014-02-23 00:00
    • 閱讀 ( 737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