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投手是《植物大戰僵尸》中的經典角色,它在三大投手中雖然攻擊力最弱,但是卻有著連僵尸巨人都能固定住的“拋黃油”技能。可是在現實中上,玉米真的能產生黃油嗎?如果能的話,它的粘性又如何呢?
黃油,又叫白脫油(butter的音譯),是一種是將牛奶中的稀奶油和脫脂乳分離后,使稀奶油成熟并經攪拌而成的油脂類食品。黃油與奶油的最大區別在于,黃油的脂肪含量更高。黃油的營養十分豐富,含維他命、礦物質、脂肪酸、醣化神經磷脂等,當然還少不了讓人為之色變的膽固醇。對于寒冷地區的人,黃油是增加熱量的必須食品,甚至還是很多家庭的救命儲備。
既然黃油是從牛奶中提煉的,那玉米中肯定不能產生黃油了。那為什么又會賦予玉米投手這樣一種技能呢?原因有二:第一,黃油烤玉米是美國的家常食品,就像中國的糖拌西紅柿、老醋黃瓜一樣,經常會讓人不由自主地進行配對。更重要的是第二條:玉米自身產生的玉米胚芽油和黃油還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
十九世紀末,由于農業不景氣,歐洲大陸出現了包括黃油在內的農副產品的嚴重短缺。所以被迫造出了由多種植物油合成的人造黃油——麥淇淋,法國最先掌握了這一先進技術用牛油為主料,加入鯨硬化油、椰子油、菜籽油、花生油等,做成了可以假亂真的替代品。其他國家也紛紛效仿法國來制造自己的人造黃油,配方各有區別。風波甚至影響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國,最初他們用棉籽油和豬油混合制作,到現在逐漸發展成使用豆油、棉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紅花油等。玉米油在其中的含量其實只有十幾個百分點,但是玉米本身的亮黃色和油光锃亮的外形讓很多人認為玉米油在其中占了主要部分。
玉米油是以玉米胚芽為原料,經過脫酸、脫膠、脫臭、脫色等工藝后制成的,由于亞油酸含量高,長期食用對高血壓、肥胖癥、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癥狀有緩解作用,是著名的健康食品,有“長壽油”之稱。
(作者:朱廣思)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