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英雄豪杰都愛點“兩斤牛肉”
也不知道誰劃定的,武俠片子小說里,英雄豪杰去吃飯,都必需點“兩斤熟牛肉”。必然是牛肉,并且必然要論斤。論兩的是二貨。
武松打山君之前在景陽岡吃飯,就要好的熟牛肉,“切二三斤來吃酒”。后來這一頓他吃了四斤肉。都說他打虎是因為酒勁,其實我看是因為牛勁。金庸的“表哥”云中鶴,在《天龍八部》里一進小飯館,就拍桌子,叫道:“打兩角酒,切兩斤熟牛肉,快,快!”
例子太多,舉不堪舉。飯館有菜單的,他們也是要熟牛肉;沒有菜單的,他們也是要熟牛肉。不吃牛肉在圈子里是混不下去的。若是小二問:有什么忌口嗎?你說忌牛肉,會被江湖同業翻白眼。
《三俠五義》里的白玉堂,就貌似不大喜好牛肉,比力喜好吃鯉魚。但你看他在圈子里就人際關系比力嚴重。
金庸筆下最大的兩個大俠,郭靖和喬峰,都是牛肉黨人。出一個考題:郭靖最喜好的菜是什么?答出“冬菇燉雞”,很棒,申明你和郭靖是熟人。那是他跟了黃蓉之后口胃變刁了喜好的菜。可是若是你答出“牛肉”,申明你和郭靖是死黨,必然從小就熟悉,好比拖雷這樣的。因為那時辰他感覺牛肉“是全國最好的甘旨”。第一次請黃蓉吃飯,他就叫上羊肝和牛肉。
喬峰更不消講了。段譽在松鶴樓第一次碰著他,看他桌上的菜,就是“桌上放著一盤熟牛肉,一大碗湯,兩大壺酒,此外更無別貨”。此外都不耐心吃了。后來喬峰在長臺關一個酒店點菜,要了十斤白酒,然后就是兩斤牛肉,一只肥雞。
古龍也是牛肉黨人,在小說里不厭其煩地介紹過一道菜“蠔油牛肉”,并且劃定炒這道菜只能炒七下。陸小鳳還有一個女伴侶就叫做“牛肉湯”。梁羽生寫的大俠南霽云,也是一進酒店就喊:“打五斤好酒,切三斤牛肉來!”比喬峰還多吃一斤。
那么問題就來了,為什么大俠們都喜好吃牛肉呢?有一種風行很廣的曲解是:吃牛肉顯得背叛。包羅知乎上良多風行的回覆都說,因為牛是主要的出產東西,歷代朝廷往往禁止宰牛。所以那時吃牛肉有背叛、鄙視國法的意思,跟今天搞一點大麻差不多。武松、魯智深們吃牛肉,是為了“酷”。還有一種說法是,牛很珍貴,在古代是最頂級的祭品,叫做“太牢”,是三牲之首,只有皇帝才配利用。江湖上英雄豪杰們吃牛肉,打腫臉充胖子,會顯得倍兒有體面。但若是你查點資料,就會發現都不合錯誤,沒有真正搞懂武松們的心。拿《水滸傳》為例,寫書的時候多半是明代,我們看看牛肉的價錢:按照高壽仙所著《明萬積年間海說神聊京的物價和工資》,牛肉的代價居然比豬肉還廉價,并不貴,本色上也沒有被禁,不是什么所謂的背叛食物。
你可能會說:武松他們可是宋代人。然而在宋代,要顯得本身牛叉,最好的選擇是吃羊肉。那時羊肉更高級,士醫生以吃羊肉為風尚。
宋代的皇宮里,往往是“御廚止用羊肉”。《宋會要輯稿》里說,宋神宗的時辰,一年御廚支出為“羊肉四十三萬四千四百六十三斤四兩,常支羊羔兒一十九口”。蘇東坡寫詩講,“十年京國厭肥”,羊肉吃膩了,其實有點隱約的伴侶圈里炫富的意思。元代也是近似的。若是你注重看元雜劇,里面一些細節也顯示了羊肉比力貴,魚肉等其他肉類更廉價。其實,禁止牛肉的行政號令固然不竭,但因為出產成長,牛的增多,禁令又往往不會被當真執行,在平易近間當作為一紙空文,所以良多時辰牛肉都放下了身材,老蒼生也吃得起。《水滸傳》里的江湖好漢們本身吃牛肉,請客用牛肉,其實是因為這是更接地氣,更輕易到嘴的美食。
牛肉一度比羊肉親平易近,這才能詮釋《水滸傳》里的一個橋段:李逵賭氣吃羊肉。這件事發生在富貴的江州,兩個年老宋江、戴宗帶小弟李逵下館子,買肉給他吃。小二看了看李逵,說了一句話:“小人這只賣羊肉,卻沒牛肉。要肥羊盡有。”這句話在我們今天看來很通俗,沒什么出格的,可李逵卻勃然盛怒,拿湯潑了小二一身,罵道:“這廝無禮,欺負我只吃牛肉,不賣羊肉與我!”若是你不領會布景,就看不懂這一段,會覺得李逵精神病,發的哪門子火?
其實這是因為那時羊肉貴,是所謂上等人吃的,牛肉更適合泛博人平易近群眾。小二的這句話,隱含意思是我們酒店很高檔,只賣貴的。
你注重看書,這家店叫做“琵琶亭”酒坊,是“唐朝白樂天奇跡”,賣的酒都是“玉春”上色酒,用的餐具也十分精美,連大佬宋江都喝采。人家說只賣羊肉,李逵就感覺本身被當當作了絲,所以發火,賭氣非要吃。宋江作為年老,給小弟撐體面,做東要了三斤羊肉,撂下話來說:“去只顧切來,我自還錢。”意思是我們古惑仔也吃得起。
后來金圣嘆點評《水滸傳》,對這一段笑慘了,說:“從酒保口中畫出李逵不似吃羊肉人。”想不到吧,曾經尊貴無比,皇帝和神明才能享受的牛肉,也一度那么親平易近。
我小我最喜好的英雄和牛肉的故事,不是李逵、魯智深、武松,也不是喬峰、郭靖,固然他們都是吃牛肉大戶。我最喜好的是林沖的一次吃牛肉,感受和此外豪杰都紛歧樣。那時,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被高俅害了,發配滄州,去看管大軍草料場。那是一個風雪高文之夜,房子被雪壓垮了,林沖只好到山神廟里留宿。他掩上門,放下花槍,脫了濕衣服,蓋上薄被,然后喝起了一葫蘆冷酒,掏出一包牛肉來吃。英雄走投無路,作長夜獨飲,這一葫蘆冷酒、一包牛肉,就是林沖最后的一點暖和和安慰了。學者鮑鵬山就點評說,從林沖的行為能看出來兩點:第
一,林沖無反心,還安于躲在小廟里吃牛肉;第二,林沖有力量,還能慢條斯理吃牛肉。
你看,哪怕是偶然沉淪,碰到了挫折,只要還能好好吃一頓牛肉,就還有力量,糊口就布滿但愿。今天,每當看到大俠們論斤吃牛肉,都感覺十分豪放,生機勃勃,恨不得本身也燒一大塊,邀幾個伴侶,大吃一頓。
不外,牛肉在今天又恢復身價和地位了。好牛肉可貴,在我們印象里,宿世界各地的一些高級牛肉已經貴到李逵底子吃不起,宋江都不克不及隨便來三斤了。
(湯圓圓薦自《海說神聊京青年》)

責編:Ester
作者:六神磊磊
     來歷:《今日文摘》2018年第06期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