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讀到一首回文詩:
“靜煙臨碧樹,殘雪背晴樓。寒天侵極戍,寒月對行舟。”
寫一個戌邊服役的丈夫,在寒天忖量老婆。
但我發現,這首詩還能倒著讀,且更精妙。
“舟行對月寒,戍極侵天冷。樓晴背雪殘,樹碧臨煙靜。”
正著讀是丈夫忖量老婆,倒過來則是在小樓遠眺的老婆,在雪化時忖量丈夫。
這兩種的忖量都很禁止含蓄。
在我不算漫長的履歷中,我慢慢地感悟到:漢字的美,也藏著中國人的氣質。
圖片|云豌豆
圖片|琦宇攝影
漢字的規矩
藏著中國人的中正
當我能寫好本身的名字時,才知道漢字一撇一捺要正,做人也要正。
記得幼時識字是從田字格起頭的,在那個樸直的小格里,我們一遍遍地抄寫漢字,一遍遍地仿照一筆一劃。
中國相信字如其人,所以大人們總愛說,
“寫字就要端規矩正地寫,做人要堂堂正正地做。”
圖片|桉可
小孩哪里懂寫字與做人,只想早早抄完就出去玩,所以老是對付了事。田字格樸直,筆跡卻歪歪扭扭。比及查抄功課時,往往換來的是一頓罵:“你看你寫得跟雞爪兒扒土一樣。”
于是,在漫長的暑假里,我只能靜靜地坐在小板凳上,對著字帖一筆筆摹寫正楷書,慢慢地發現楷書中,一筆有一筆的端方,一劃有一劃的筆法。
圖片|鉆山俠
柳公權說:“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
正,是如正人高貴的品性。能把字寫正的人,往往都很當真。因為寫好一個字輕易,但對峙寫好每個字其實不輕易。
鍵盤時代,已經很難再看見一小我,一筆一劃,認當真真地寫正楷字了。
在這快速的年月,這樣的規矩和當真有點稀缺,卻令我很欽佩。
圖片|方塊的鏡頭
漢字的想象
藏著中國人的詩意
當我背誦唐詩時,才感覺漢字的想象里,藏盡了中國人的詩意。
我們學著用漢字造句組詞,用想象造出“長河夕照”、“獨釣寒江”的意象,用來表達糊口,表達審美的詩意。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最起頭,我只記住了這首詩的風光,煙花揚州,孤帆長江。
圖片|曱玥
后來人生起頭有了些送別,有次送走一位老友,不外是吃一頓飯,走一段路,在車站揮揮手,便回頭離去了,今生恐難再會,這樣的送別直白粗暴。
那時,我腦海俄然浮現李白送孟浩然的這首詩。
李白把伴侶奉上船后,還在江邊站了好久,一向到目送帆影消逝在碧空絕頂,只剩下長江浩大流標的目的天際.....
見過太多的來往來來往去,便知這種送此外詩意是何等可貴。
圖片|德淼
我們還會站這么久嗎?還會用文字詩意地表達嗎?
中國人是有詩意的,全在漢字的想象里。藏在黃河白云間、潯陽秋瑟中;孤城的羌笛聲中,空山的新雨里。
糊口某些場景,或許需要點詩意去銘刻,如唐宋時辰的人們。
圖片|木然攝影
漢字的感情
藏著中國人的含蓄
總有些作品,年少時讀不懂,讀懂時已不再年少。
中學進修《背影》,那時只感覺這是篇測驗要背的文章,文字不美好,故事也不盤曲,哪有什么美可言。那時的我打德律風回家只是要糊口費。
大學再學《背影》,那時感覺現代白話散文不及詩歌美,誰都能寫上那么幾段。那時的我打德律風回家,說的我要去遠游,享受新穎宿世界。
圖片|YOLOANDY565
當工作后,抱負慢慢被實際蠶食,糊口忙碌而沒有頭緒。有段時候很忙,好久都沒打德律風回家,有天俄然接到老爸發來的一條微信:
“我來廣州了。”
隨后他又詮釋了下,他原原本臨近城市處事,可是沒車直達歸去,所以來廣州轉車。
那天我提前下班去車站了,看見他那剎時,我俄然懂了朱自清的《背影》,讀懂了“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圖片|來歷收集
那樣字里行間,就是中國父子間含蓄的表達。
“我來廣州了。”這幾個字多儉樸,但只有我大白,這是一個父親對兒子最火急的馳念。
其實我知道,他處事的城市是有直達車的。
多年后,我能讀懂家信背后的忖量時,才大白漢字的感情依靠里是中國人的含蓄。
圖片|來歷收集
這些一筆一劃的方塊字,
是我們共有的文化基因,
藏著我們共有的特質。
即便我們口音各別,
卻能為統一封家信落淚。
即便遠隔山海,
亦能相認。
它提醒我們,
不管我們走得多遠。
都不要健忘,
我們來自哪里。
圖片|來歷收集
文字由物道原創。圖片來歷于收集,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