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來說,這是今朝環境下最完美的回應體例:提到了 Apple 一向以來能掌控軟件與硬件的綜合優勢,并且也對貧乏 5G 供給了一個詮釋,那就是認為 5G 過分超前。
站在消費者角度,這一段話有很大硬傷。
蘋果最大的優勢其實是整合。有些廠商可以打造操作系統,有些廠商負責建造手機芯片,有些其他的廠商則是建造手機。但他們都沒有法子將這三個偏向真正的整合在一路,從而給用戶供給更好的利用體驗。
除了操作系統,手機芯片之外,基帶也是硬件的一部門,并且蘋果也經由過程收購了英特爾基帶芯片營業本身掌控了基帶,但很遺憾的是這一部門掌控的并不怎么樣,沒有 5G 就是沒有,沒法子詮釋。
庫克暗示,立異并紛歧心猿意馬是改變,而是做的更好。若是為了改變而改變,那就會掉去對于真正立異的專注。
這句話的事理很是對,可是 iPad Pro 早就換當作了 USB-C 接口,速度更快,撐持視頻輸出,能無縫毗連各類配件,MacBook 系列擁抱 USB-C 接口就更早了,所以 Apple 本身必定也是知道 USB-C 比 Lightning 接口能供給更好體驗的,可是 iPhone 11 & 11 Pro 仍是老舊的 Lightning 接口,無非就是為了賣配件賺錢嘛。
還有充電器,iPhone 11 Pro 系列標配 18W 的充電器,可是更廉價的 11 就只有 5W, 但 11 仍是撐持 18W 充電功率的,零丁采辦一個 18W USB-C 電源適配器需要 243 人平易近幣。
可是 Apple 你知不知道此刻一個 18W USB-C 電源適配器只要 69, 并且還跟你的 5W 充電器幾乎一樣大了,可以想象獲得一個充電器的當作本其實有多低。
這其實是沒有法子和「若是改變能帶來更好體驗,我們必然會改」對應上啊。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