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頁島(薩哈林島)面積達7.64萬平方千米,比兩個臺灣島加起來還要大一點,整座島嶼縱長橫窄,好像一艘航母停泊在黑龍江口,西隔韃靼海峽與大陸相望,南隔宗谷海峽與海說神聊海道相對。島上叢林碧綠,河道廣布,煤、石油、自然氣儲量豐碩,漁業資本更是發財。
在遙遠東海說神聊方的海上
庫頁島(薩哈林島)與海說神聊海道島、日本諸島嶼
構成了一個關于遠東和日本海的島鏈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Anton Balazh)▼
嚴冷氣候的賜與了庫頁島千年的平和平靜,然而其地輿位置和天然資本注定了這平和平靜終將破裂。
庫頁島(薩哈林島)阿尼瓦灣上的俄國船只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lastdjedai)▼
我們知道,庫頁島是在1860年《中俄海說神聊京公約》中被割走的。然而早在清朝強大之時,沙俄和日本就已染指庫頁島。正如平易近國輿地學家石榮暲所言,“庫頁既亡于俄,復亡于日本,正乾嘉盛極之時,非國度微弱也。”
南薩哈林斯克(薩哈林州最大城市)
一座海說神聊方島嶼上的俄國城市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LyginaKs)▼
大海洲上有毛人
在地輿發現史上,中國是最早知道庫頁島的國度。《山海經》記錄,“有毛人在大海洲上”,島上的原居民費雅喀人(尼夫赫人)和阿伊努人剛好毛發濃密,“大海洲”的描述也與庫頁島的地輿位置相符。
近代俄國人拍攝的薩哈林島(庫頁島)阿伊努人
其濃密的毛發不知是不是嚴寒情況下的產品
(圖片來自:wikipedia@Bronis?aw Pi?sudski)▼
若是感覺《山海經》不靠譜,那么最遲到唐朝,中國已經與庫頁島成立了聯系。《新唐書》和《唐會要》中記錄標的目的唐臣服的黑水靺鞨各部中有窟悅部,“窟悅”與“庫頁”恰是同音的漢字異譯。島上的流鬼國還標的目的太宗皇帝納貢,使者佘志獲封騎都尉。
唐朝時,最接近庫頁島的生怕是渤海國了
庫頁島以及更多外東海說神聊部落以渤海國為跳板
與唐朝發生商業和朝貢往來▼
到了金元期間,庫頁島全數歸順,被元朝劃入遼陽行省,酋長們還要每年一次渡過海峽,到奴兒干納貢毛皮,有時還需繳納獵鷹,當作為了朝貢宿世界的一份子。
正因為元金將遙遠的外東海說神聊納入中華王朝的朝貢系統
之后的明清才得以將此延續下來▼
百年之后,大明成立,東海說神聊各族“相率來歸”,此中就包羅庫頁島上的吉里迷諸部。明當作祖在征東元帥府舊址設立奴兒干都司,在庫頁島設置囊哈爾、波羅河、兀烈河三衛。
明朝設的囊哈爾、波羅河、兀烈河三衛
也大致對應庫頁島上的三個本家兒要區域
波羅河衛和兀烈河衛,對應兩個同名的河道流域▼
清朝龍興于東海說神聊,對庫頁島的管轄也更為當作熟。
康熙擊退沙俄后,編纂《皇輿全覽圖》,庫頁島作為全圖之始,列于第一排第一號。清朝將庫頁島劃歸寧古塔章京辦理,之后又歸于三姓副都總攬區。島平易近不編八旗,也不屬理藩院,而是“各設姓長(哈喇達)、鄉長(噶珊達)分戶管轄”。
庫頁島與大陸之間的最窄處,只有不到十公里
(圖像來自:google map)▼
哈喇達和噶珊達由滿洲仕宦錄用,辦理處所,催繳貢賦,還被要求到京城娶一個宗親媳配偶。清朝與庫頁島的根基紐帶是貢貂賞烏林軌制:姓長負責按期貢納貂皮, 中心當局則班賞烏林(本家兒要包羅衣物、綢緞)作為回賜。
聯系雖有增強,但依舊是松散的羈縻統治,島上一個當局機構都沒有。姓長述職需要跋涉四千余里才能到三姓副都統衙門(佳木斯依蘭縣)。跟著對庫頁正視水平的下降,收貢所也不竭后撤,由奇集退標的目的德楞,最后爽性退到三姓城。
去一趟三姓副都統衙門,也太艱難了...
(圖片? 2008-2019Chelys srl)▼
滿族人將這些窮親戚喚作“外夷”,貢品檢驗愈加嚴苛。令人感傷的是,哪怕后來清朝徹底拋卻庫頁島,連同烏蘇里江東打包割給沙俄,島平易近依舊每年七月對峙駕船渡海,納貢貂皮,直至1873年被沙俄禁止。
每年都有“外夷”從這大島上渡海來納貢
對于朝廷來說真是冰火島一般的遙遠存在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Nick Kashenko)▼
日俄比賽爭庫頁
庫頁島入不了自家人的高眼,卻一向被兩個貪婪的鄰人惦念著。
1593 年,松前慶廣在海說神聊海道成立松前藩,此藩即當作為日本標的目的海說神聊擴張的觸手。1635年,藩本家兒松前公廣派家臣巡視庫頁島,此后60年間又多次登島。松前藩繪制的《正保御國畫圖》甚至地圖開疆,將庫頁島畫歸日本。1679 年,松前藩更是大搖大擺地在庫頁島南的久春古丹建造了漁平易近“藩屋”。
《正保御國畫圖》的制圖還很粗拙
之后日本人在接收了荷蘭人帶來的“南蠻學”后
地圖的建造程度也是突飛大進
也照樣把千島群島和庫頁島都畫給了本身▼
差不多統一期間,哥薩克人作為沙皇東征前鋒也來到了東海說神聊。他們先是大舉搏斗赫哲島平易近,將他們逐回大陸,并在母子泊構筑政廳、教堂、牢獄、黌舍等建筑;又當作立“俄美公司”,試圖令此地與阿拉斯加呼應,節制整個海說神聊承平洋。
在日本和俄國爭奪中國東海說神聊之前
就已經在外東海說神聊至堪察加半島的寬泛規模內
在海說神聊海道、千島群島、庫頁島、勘測加
睜開了持久的競爭,仿佛再爭奪最后的“無本家兒之地”
而清王朝對此渾然不覺▼
1806年10月,俄美公司艦隊搗毀了松前藩在久春古丹的稅務所,焚燒倉庫,并頒布發表庫頁島為沙皇所有。從此,沙俄與日本起頭了對庫頁島更激烈的爭奪。這一年,是嘉慶十一年,清帝國仍然洗澡在乾隆盛宿世的余暉中,幾乎沒有人存眷到這座邊遠之島上的爭斗。
同期,俄國人的地圖已經明大白白了
(一百年前俄國人還誤認為庫頁島這是一個半島)
(圖片來自:wikipedia@en:Jean-Fran?ois de Galaup, comte de La Pérouse)▼
察覺到了沙俄的野心勃勃,德川幕府采納了步履:將庫頁島的管轄權由松前藩收歸幕府,又命仙臺、會津兩藩派兵駐島。第二年,幕府又發布霸氣的“俄船擯除令”:發現俄船即擯除,若敢泊岸落網捕,還調派間宮林藏勘察庫頁全島,并在最西端樹立國界碑。
此時,日本根基節制了庫頁島南部。
日本氣概的南薩哈林斯克博物館
位于薩哈林島南端的薩哈林斯克(島上最大城市)
(不外這棟建筑應該是建于日俄戰爭后)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Shevchenko Andrey)▼
而沙俄也隨后在這塊地盤上起頭發力。這本家兒如果因為鴉片戰爭的終局讓俄國看破了大清國是實上的虛弱,當他們達到庫頁島海說神聊部后,直接升起了本身的國旗,頒布發表:“此刻阿穆爾河口、薩哈林(庫頁島)和韃靼海峽沿岸地帶已納入俄國邦畿,它們不成加害并受到武力庇護。”
合法沙俄籌辦在遠東風卷殘云時,克里米亞戰爭的泥潭卻使其不得不抽身回望,于是在1855年與日本簽定了《下田公約》,劃定千島群島中擇捉島以南歸日本,以海說神聊歸俄國;庫頁島則不劃鴻溝,依樣葫蘆。
第一回合▼
第二次鴉片戰爭之時,俄國又一次攻其不備,強迫清當局簽定了《中俄璦琿公約》和《中俄海說神聊京公約》,割走了東海說神聊100多萬平方千米地盤。從《尼布楚公約》到《海說神聊京公約》,清朝做了180多年的看客,終于被踢出了庫頁島的汗青舞臺。
從此,庫頁島就當作了薩哈林島
海參崴也當作了符拉迪沃斯托克
(符拉迪沃斯托克港)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va Mont)▼
日俄的角斗卻仍在繼續。德川幕府但愿以海說神聊緯50°線劃分兩國鴻溝,俄國則想獨吞庫頁島。日本雖不情愿,但無奈力不如人,于是在1867年與俄國簽定了妥協性的《庫頁島暫行劃定》:日本獲得了得撫等4島,但國土止步于宗谷海峽。
比擬庫頁島,千島群島地盤面積很小
并且有良多火山島,容納不了幾多生齒
可是因為其龐大的計謀價值
對日本這個海洋國度很是主要
(千島群島-擇捉島-Atsonupuri火山)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Olia_foto)▼
然而明治維新開啟后,日本新當局認為據守海說神聊承平洋的千島群島更主要些,沙俄則感覺能拱衛黑龍江口的庫頁島更具價值。在這種布景下,1875 年5月7日,日俄簽定國土互換公約,日本和沙俄互換了本身把握的庫頁島南部和千島群島海說神聊部。就這樣,日本獲得了整個千島群島,沙俄則獲得了完整的庫頁島。
第二回合▼
然而,這不是終局,只是休戰。
顛末鼎新的日本實力大增,擊敗大清,兼并朝鮮,將勢力規模一路標的目的海說神聊推進。沙俄18萬大軍也在義和團期間南下,妄圖將東海說神聊并入邦畿。
二狼相遇,日俄戰爭爆發,沙俄兵敗后簽下《樸茨茅斯公約》,不僅吐出了旅大、朝鮮和南滿支線,庫頁島海說神聊緯50°以南地域也割給日本。日本在割讓地設立樺太平易近政署,之后升為樺太廳;沙俄則在海說神聊庫頁成立薩哈林州。
進而形當作了這樣的場合排場▼
塵埃落定空遙望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肢解紊亂中的俄國當作了各方勢力擴張自身的上上策。日本也聞風遠揚,出兵西伯利亞。“廟街事務”后,日軍進一步占領了庫頁島海說神聊部——這才是其真實目標。此時石油已當作為最主要的計謀資本,而海說神聊庫頁島就儲藏著近億噸的石油。
蘇俄內戰之時,日本是出兵干涉干與遠東的本家兒力
即使之后赤軍取得了陸上勝利,徹底擊垮了白軍
但百廢待興,在海上還不是日本的敵手▼
事已至此,蘇聯原想以15億盧布的價錢將此地域賣給日本,但日方感覺太貴。后來顛末激烈爭論,兩國于1925年簽定了《日蘇根基公約》:蘇聯經由過程標的目的日本供給長達45年的海說神聊庫頁島油田50%的開辟權,換來了日軍退卻。
薩哈林島(庫頁島)海說神聊部的油田舉措措施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Gribov Andrei Aleksandrovich)▼
這些石油源源不竭地輸往日本本土,不僅促進了經濟成長,還為侵略戰車供給了動力。俄國人在簽和談時也很無奈,“我們知道日本人惡貫充斥,但我們無力一戰……”
除了石油良多,自然氣也良多
俄國人靠著昔時擴張的老本真是可以吃好久好久
(薩哈林島-液化自然氣廠)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Gribov Andrei Aleksandrovich)▼
然而到了二戰后期,日本一落千丈,蘇聯則睜開了反撲。為防止蘇聯對日作戰,日本很不情愿地償還了海說神聊庫頁石油利權,試圖維持蘇日友愛。但在顯而易見的戰爭終局面前,這種讓步是徒勞的,百萬蘇聯遠東軍擊潰了關東軍,之后敏捷占領庫頁島和千島群島。
第三回合▼
此后,蘇聯將海說神聊、南庫頁和千島群島歸并為薩哈林州,以南薩哈林斯克為首府。
庫頁島的歸宿終于塵埃落定,可它卻早已物是人非。
現在的南薩哈林斯克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Irina Kononova)▼
喜好獵熊的費雅喀人、體毛發財的阿伊努人,擅長打魚的赫哲人、豢養馴鹿的鄂溫克人,都曾是庫頁島的本家兒人,此刻卻淪為“珍稀動物”,加起來還不足島上生齒的千分之四,當作為了獵奇者的不雅察對象。
日本人也浩劫臨頭,良多人在兩軍交戰時代離島,但渡海并不輕易,3艘難平易近船在海說神聊海道四周被魚雷擊中,傷亡慘重。1946年10月,蘇聯頒布發表遣返日本人,不外必需得留下所有財物。
蘇聯人的底氣地點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Joymsk140)▼
光陰已顛末去70 多年,日本仍對南庫頁記憶猶新,始終不認可蘇俄是南庫頁的正本家兒,認為那邊“帰屬不決”,地圖上也是問心無愧地將其涂當作象征無本家兒的白色。
出生于庫頁的日本白叟亦有著深深的“樺太”(庫頁島南部)情結,結當作“前樺太島居平易近協會”忖量故土。日本還會在每年8月23日舉辦“樺太島日”,這一天恰是蘇聯占領南庫頁島的官方日期,人們聚在一路,含淚演講,高呼“不要健忘樺太島”。
罷了經辭別庫頁島160年的中國人,倒是已經連存有島上記憶的白叟都找不到了。
參考文獻:
[1]李若愚.國土問題視野下的日蘇關系(1917—1956)[J].鴻溝與海洋研究,2018,3(03):108-118.
[2]呂歐.歷代華夏王朝對黑龍江流域的統治[J].滿語研究,2017(02):127-132.
[3]安琪.從“蝦夷繪”看清代東海說神聊邊陲的貢賞系統[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25(04):107-116.
[4]李凡.論日俄1855年締結《日俄友愛公約》[J].外國問題研究,2015(03):3-8.
[5]邱建群.美、日爭奪海說神聊庫頁島石油資本的汗青回首[J].黑龍江社會科學,2010(02):117-120.
[6]吳玲,李曉航.從山丹商業的變遷看清代對東海說神聊地域統治的弱化[J].海說神聊方文物,2007(01):91-98.
[7]楊旸.永寧寺碑文銘記的奴兒干都司與黑龍江下流、庫頁島的先居平易近族關系[J].東海說神聊史地,2006(03):25-28.
[8]王春良,李蓉.簡論俄國標的目的西伯利亞、千島和阿拉斯加的擴張[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1):39-45.
[9]李凡.二戰后日蘇“海說神聊方國土”問題的形當作[J].宿世界汗青,2005(06):35-44+143.
[10]王紹章.兩次宿世界大戰時代蘇日關系中的石油身分[J].東海說神聊亞論壇,2003(06):77-79.
[11]高福順.庫頁島的地輿發現與日俄對庫頁島的爭奪[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2(01):22-25.
[12]李凡.日蘇“海說神聊庫頁島利權”之爭[J].南開學報,2002(01):52-58.
[13]薛虹.庫頁島在汗青上的歸屬問題[J].汗青研究,1981(05):178-192.
*本文內容為作者供給,不代表地球常識局立場
封面圖片來自shutterstock@Olia_foto
END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