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是一位普魯士作家和哲學家,他的作品影響了許多20世紀的哲學家、藝術家和學者。由于他死后對其作品進行了創造性的編輯,弗里德里希·尼采有時被認為是反猶厭女主義者,盡管事...
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是一位普魯士作家和哲學家,他的作品影響了許多20世紀的哲學家、藝術家和學者。由于他死后對其作品進行了創造性的編輯,弗里德里希·尼采有時被認為是反猶厭女主義者,盡管事實并非如此,但弗里德里希·尼采的作品大膽、大膽,對讀者來說具有挑戰性,尼采被認為是存在主義哲學家的前沿人物之一。

弗里德里希·尼采是一位探索存在主義的著名哲學家。
弗里德里希·尼采1844年出生在薩克森州,父母是路德教會的。五年后,他的父親去世了,尼采主要由他的女性親戚撫養長大,他們把他送到寄宿學校,后來又上了大學,先是在波恩,然后是萊比錫。在大學里,尼采學的是古典文學和語言學,大學畢業后他第一次脫穎而出,當時他在巴塞爾大學擔任教職,直到1879年,尼采在意大利都靈的街道上被發現。

尼采于1872年出版了《悲劇的誕生》,關于阿波羅文化和酒神文化沖突的討論弗里德里希·尼采認為必須在兩個極端之間找到平衡,人類天生就是酒神,但這本書作為當代文化的批判性分析頗受歡迎。
1879年,弗里德里希·尼采開始遭受越來越多的健康問題的困擾,被迫放棄了他的教學職位他開始了游牧生活,游歷歐洲,創作了一些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查拉圖斯特拉(1883年)和《超越善與惡》(1886年)。這些書的特點是更抽象的哲學概念,并以激進的無神論思想為標志。尼采一生中并沒有對這些書給予太多的關注,只是后來,隨著20世紀的到來1889年,人們發現弗里德里希·尼采在意大利都靈街頭哭泣,擁抱著一匹老馬。有人認為,導致他身心衰退的原因是梅毒,尼采在平靜的默默無聞中度過了余生在他的妹妹的照顧下。不幸的是,弗里德里希·尼采的妹妹非常反猶,當她控制了他的文學遺產后,她對他的作品進行了大量的編輯,后來這部作品成為納粹運動的試金石,這件事會把尼采嚇得魂飛魄散。
弗里德里希·尼采死后,他的妹妹在1901年出版了《權力意志》,1908年出版了《人類》,弗里德里希·尼采的作品對20世紀的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正如尼采所預言的那樣,這個社會成為了一個極端的酒神主義者。他的作品仍然被許多人廣泛翻譯和閱讀,尤其是那些試圖在社會中找到自己位置的不滿青年。

尼采出生在德國東部的薩克森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