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是東南亞的一個大國,面積達261200平方英里(67.66萬平方公里),比德克薩斯州還小,與孟加拉國、中國、印度、老撾和泰國接壤,在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都有海岸線。 1962年,緬甸被軍事領導人宣布為社會主義國家。 緬甸的一個名...
緬甸是東南亞的一個大國,面積達261200平方英里(67.66萬平方公里),比德克薩斯州還小,與孟加拉國、中國、印度、老撾和泰國接壤,在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都有海岸線。

1962年,緬甸被軍事領導人宣布為社會主義國家。
緬甸的一個名字,已經使用了700多年,但1989年才由統治該國的軍政府的法令正式命名。因此,這個名字本身就有點政治化的問題。許多不愿意支持軍政府的團體選擇繼續用以前的名字來指代這個國家,緬甸。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也繼續把這個國家稱為緬甸。然而,聯合國把這個國家稱為緬甸。
早期人類在大約11000年前首次定居緬甸,但沒有留下他們可能擁有的任何文明的真實記錄比尤人大約在公元前1世紀到達緬甸,建立了許多城市,但從未形成真正的王國。蒙古人也可能早在公元前1500年就到達了緬甸,盡管一些資料顯示他們的到達實際上要晚得多。然而,到了公元前6世紀,孟人已經形成了一個相當大的王國在緬甸,一直延續到7、8和9世紀。
再往北,一個新的民族,巴瑪人,已經遷移到現在的緬甸北部地區,到了11世紀中葉,他們的異教王國已經強大到可以征服蒙古人的主要前哨并鞏固國家在接下來的兩個世紀里,異教王國成為該地區的第二大強國,與高棉帝國一起,他們幾乎控制了整個東南亞地區。異教徒王國最終在13世紀末落入蒙古人手中。
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里,一個被分離的緬甸進行了改革,各個朝代控制著不同的土地。最終緬甸在17世紀初重新統一,擊退了試圖征服王國的新來的葡萄牙人。
緬甸隨后進入了18世紀后半葉最強大、最擴張的階段孔鮑王朝王國擴張了它的領土,成功地擊退了中國人,征服了所有阻擋他們的人。這最終導致緬甸占領了印度的阿薩姆邦,這個過程對大英帝國構成了直接的威脅和煩惱。
英國的反應很快,在與暹羅的共同努力下,英國人開始把緬甸軍隊趕回緬甸。到19世紀中葉,英國征服了緬甸的一部分,到本世紀末,他們占領了整個緬甸王國,把它變成了英國的一個省。英國時代對緬甸人不好,造成了土地的損失,自由的喪失,在20世紀初,一場廣泛的民族主義運動開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緬甸國內有社會主義傾向的民族主義派系支持日本,以換取所承諾的獨立。盡管這種獨立從未來自日本,但幾年后,英國允許緬甸獨立,并于年正式宣布獨立1948年。接下來的14年是動蕩的,各種政治派別爭權奪利1962年,一些軍事領導人在一場不流血的政變中奪取了政權,他們宣布緬甸為社會主義國家。
1974年,緬甸通過了一黨制憲法,幾乎所有權力都授予了人民議會,暴力繼續席卷全國,隨著抗議活動和政府鎮壓的增加。1988年,局勢達到沸點,一場革命似乎迫在眉睫。在此過程中,軍方奪取了政權,宣布戒嚴,并解散了憲法。1989年,新軍政府正式向緬甸宣布了國家名稱,并繼續進行鎮壓打倒所有的抗議。
人們是否應該去緬甸旅游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甚至把安全問題放在一邊都是非常真實的。許多人指出,與許多行業不同,旅游業完全由軍政府擁有和經營,旅游業是許多當地人直接接觸和直接從中獲利的東西報告還指出,一個旅游經濟活躍的國家不太可能發生嚴重的侵犯人權行為,因為周圍總是有國際證人。
其他人指出,反對派運動領導人昂山素季明確要求人們停止訪問該國,相信這是在縱容軍政府并在經濟上支持他們。也有廣泛的指控說,政府使用強迫勞動來經營旅游業的許多方面,基本上使游客成為奴隸。在情況自行解決之前,最好還是不去參觀,或者去泰國、老撾等鄰國,直接感受一下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