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稱馬里共和國,撒哈拉以南的國家馬里是西非最大的國家,也是非洲第七大國家,陸地總面積478839平方英里(1240192平方公里),完全是內陸國家,被尼日爾、幾內亞、毛里塔尼亞、阿爾及利亞、塞內加爾、科特迪瓦7個國家包圍,馬里這...
官方稱馬里共和國,撒哈拉以南的國家馬里是西非最大的國家,也是非洲第七大國家,陸地總面積478839平方英里(1240192平方公里),完全是內陸國家,被尼日爾、幾內亞、毛里塔尼亞、阿爾及利亞、塞內加爾、科特迪瓦7個國家包圍,馬里這個詞來自班巴拉語,盡管法語仍然是法語的官方語言,但大多數人口,尤其是城市以外的人口,說班巴拉語。馬里的主要宗教是伊斯蘭教,大約90%的公民是穆斯林。

馬里位于西非內陸。
土著班巴拉語,意思是"河馬"。盡管游牧部落在這個地區已經走過了幾個世紀,但從12世紀到16世紀,馬林克帝國一直處于控制之中。在這個帝國的全盛時期,馬里的主要城市之一廷巴克圖是非洲最大的城市之一,代表著財富和文化的頂峰在1591年,摩洛哥控制了該地區,并將繼續掌權將近200年。
到20世紀初,法國控制了這個國家,到1920年,它被稱為法國蘇丹。1946年,它正式成為法國聯盟的一部分。1960年6月20日,摩洛哥獨立于法國,成為馬里聯邦,當時由馬里和塞內加爾組成,后者當時被稱為蘇丹共和國,幾個月后塞內加爾共和國脫離聯邦在這一時期,馬里被簡單地稱為馬里。
1968年11月19日,一場軍事政變推翻了共和國,軍事統治一直持續到1991年,現任獨裁者被和平罷免。民主被采納,1992年該國第一位民選總統就職。不幸的是,90年代初馬里政府和圖阿雷格族之間曾發生過沖突。圖阿雷格人是柏柏爾人和阿拉伯游牧民族的后裔,他們與占多數的非洲黑人發生沖突。最終,圖阿雷格難民在1995年實現和平后返回該地區。
自從民主政府成立以來,馬里領導人努力修復其經濟,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獲得國際金融援助,并吸引外國投資者,馬里仍然是該地區社會和政治上最安全和最穩定的國家之一。
大多數人口生活在尼日爾河附近或沿岸,生活圍繞著尼日爾河每年的洪水周期而展開。沿河的農業和漁業是兩個最大的產業,盡管金礦開采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得到了發展,但由于大部分土地無法耕種或無法居住,該國一直在努力建立穩固的、有利可圖的產業,以充分支撐其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