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n Tiki"號是32歲的挪威探險家和作家Thor Heyerdahl的一項實驗。在20世紀40年代中期,他用哥倫布前時代可用的材料和技術建造了一艘名為"Kon Tiki"的木筏。與一小部分船員一起,1947年,他駕駛木筏從南美洲駛向波利尼西亞...
"Kon Tiki"號是32歲的挪威探險家和作家Thor Heyerdahl的一項實驗。在20世紀40年代中期,他用哥倫布前時代可用的材料和技術建造了一艘名為"Kon Tiki"的木筏。與一小部分船員一起,1947年,他駕駛木筏從南美洲駛向波利尼西亞群島。

科恩提基的船員捕捉鯊魚和其他海洋生物,以補充船上攜帶的食物。
Heyerdahl的目標是證明在哥倫布時代之前,人類可以從東向西旅行,南美洲的人也可以在波利尼西亞群島定居下來。Kon Tiki筏子本身是用厄瓜多爾的巴爾薩建造的,還有大麻、松樹和其他天然材料,包括紅樹林木材,竹子和冷杉。木筏不含金屬。

在航行中,康提島的船員經常捕魚覓食,有時會捕捉和吃掉海豚。
探險從卡勞開始,1947年4月28日,秘魯。海耶爾達爾率領5名船員航行。這次航行歷時101天,最終于1947年8月7日在拉羅亞島附近登陸。8月4日,該小組與安加圖島的居民進行了短暫接觸,但未能安全著陸。航程總距離為4300海里(7964公里)。平均航速是1.5節。
一旦在拉羅亞附近的小島上,康提基隊就獨自呆了幾天,直到附近一個島上的居民乘獨木舟抵達。當地人把船員帶到他們的村莊,用傳統的舞蹈和慶典慶祝。然后,一艘法國縱帆船將木筏拖到大溪地。
Kon Tiki船員包括瑞典社會學家Bengt Danielsson,他是唯一一名非挪威籍船員挪威船員包括無線電專家克努特·哈格蘭德(Knut Haagland)、航海家兼藝術家埃里克·海塞爾伯格(Erik Hesselberg)、無線電專家托爾斯蒂恩·拉比(Torstien Raaby)和工程師赫爾曼·瓦辛格(Herman Watzinger)。探險隊的資金來自私人貸款,盡管美軍捐贈了一些設備。
為了食物,船員們把椰子、甘薯和一些田地一起打包美國軍隊提供的口糧。他們的水儲存在竹管里。一路上,他們捕捉到了魚,特別是黃鰭金槍魚、鯊魚、海豚和飛魚。
Heyerdahl寫了一本關于他的遠征的暢銷書,這本書被改編成奧斯卡獎獲獎紀錄片。自1950年以來,最初的木筏在挪威奧斯陸的Kon Tiki博物館展出。

Kon Tiki是一個挪威探險家團隊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