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魯曉夫(1894-1971)作為1956-1964年蘇聯的領導人而被人們銘記,大多數蘇聯歷史學家把赫魯曉夫看作是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Mikhail Gorbachev)這樣的領導人的先驅者,而戈爾巴喬夫最終將通過他的行動結束冷戰。對赫魯曉夫的...
赫魯曉夫(1894-1971)作為1956-1964年蘇聯的領導人而被人們銘記,大多數蘇聯歷史學家把赫魯曉夫看作是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Mikhail Gorbachev)這樣的領導人的先驅者,而戈爾巴喬夫最終將通過他的行動結束冷戰。對赫魯曉夫的平衡看法表明,他為蘇聯取得了一些重要進展,也犯了一些近乎災難性的錯誤。

約瑟夫·斯大林的無情愿望是赫魯曉夫在斯大林的一生中實現的。
赫魯曉夫出生于烏克蘭,1918年加入了共產黨。盡管他沒有受過多少正規教育,他很快就成了斯大林的朋友之一,他確實實現了斯大林1938年擔任烏克蘭共產黨第一書記時的愿望。他充分參與了斯大林對那些沒有完全獻身于共產主義事業的共產黨員的清洗行動,他對許多人的殘忍處死是在1938年斯大林的清洗使赫魯曉夫獲得了"烏克蘭屠夫"的稱號,有趣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特別是在斯大林于1953年去世后,赫魯曉夫公開批評斯大林的政策,包括清洗政策。相反,他試圖建立一個對人民不那么壓迫、對西方更開放的政府歐洲和美國他在1956年成為蘇聯領導人時開始的去鹽堿化計劃至少暫時完成了幾件事:

尼基塔·赫魯曉夫聲稱美國坦克看到33輛蘇聯坦克接近勃蘭登堡門1961年撤退。
在秘密警察的力量釋放了數千名政治派別的藝術作品之后,與西部地區的關系變得更輕松、更和平,尤其是文化水平的提高經濟和大多數人的生活水平在赫魯曉夫推進并實現這些目標的同時,他也很容易地保留了他的綽號"屠夫"。1956年匈牙利反抗蘇聯控制時,他派出了500人,為了鎮壓革命,大批匈牙利公民,特別是年輕的青少年被監禁,成千上萬的人因叛亂被處死。
赫魯曉夫試圖與美國建立和平關系,甚至在1959年與艾森豪威爾總統訪問美國時,繼續推進共產主義事業,向斯大林統治期間幾乎忽視的第三世界國家發表講話。赫魯曉夫與美國最初相當友好的關系,在1960年,一架美國間諜飛機在飛越蘇聯上空時被擊落,赫魯曉夫與美國的關系開始惡化。
,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達到高潮,當時赫魯曉夫試圖向古巴提供幾枚核導彈。這一行為幾乎導致了第三次核戰爭,當時許多人擔心這是不可避免的。部分原因是蘇聯認為赫魯曉夫在古巴導彈危機中的失敗,也因為年事已高,他在1964年被免職
赫魯曉夫生命的最后幾年是在看守之下度過的,他死后被蘇聯政府視為"非人"。他與西方和平和建立一個更寬松的共產主義政權的想法被拋棄,轉而支持強硬的政策。直到1985年戈爾巴喬夫成為總理,沒有討論赫魯曉夫對共產主義的更為自由的態度。然而,共產黨中的異見人士傾向于懷舊地看待赫魯曉夫的進步,這些進步將被后來的領導層所瓦解。
戈爾巴喬夫認為赫魯曉夫是一位重要的領導人,他的做法,特別是放寬對通過戈爾巴喬夫,共產主義政權將在蘇聯結束。赫魯曉夫,如果他的早期思想被采納,也許會使這個政權更早地結束,但是,跟隨他的領導人恢復了斯大林的許多政策。
赫魯曉夫的領導可以是反復無常的、有趣的、鼓舞人心的和殘酷的。雖然他在蘇聯,特別是在蘇聯外交事務中做出了重要的改變,赫魯曉夫參與古巴導彈危機,最終導致美蘇關系更加緊張。

赫魯曉夫是古巴導彈危機的主要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