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需要相信他或她有能力戒掉吸煙等壞習慣這一模型產生于20世紀50年代,是與健康行為相關的最古老的理論模型之一,盡管這些概念因來源的不同而略有不同。這些概念包括感知易感性、感知嚴重性、感知障礙/成本、感知利益、行動提示和自我效能。健康信念模型的組成部分都是基于個人的感知而不是基于客觀測量感知易感性是指一個人對自己的個人風險有一個消極的健康后果的信念,如患糖尿病或癌癥嚴重是指感知到的嚴重性根據健康信念模型,一個人在采取預防性健康行動之前,需要相信他或她容易受到嚴重后果的影響,一個人所感知到的任何障礙對他或她是否會采取行動都是非常重要的許多預防性健康措施需要改變生活方式,很多人可能認為這是難以克服的困難。成本和時間是其他常見的障礙。人們還必須在采取行動中看到明顯的好處。如果好處不超過成本或障礙,就不太可能采取行動健康信念模型指出,必須有一個線索來采取行動,以引發變化。這可以類似于一個癌癥意識運動,敦促人們完成測試,或者是人們戒煙的競賽,一個人需要相信自己有改變的力量和能力,這就是所謂的自我效能感。沒有這種信念,一個人可能會關心一個健康問題,認為他或她應該采取行動,但實際上他或她可能對這一信念無所作為健康信念模型的實證檢驗是重要的,但也有一定的不足,盡管它被廣泛應用,有人批評該模型過于注重個人,而對社會和社區因素關注不夠,仍然是一個非常有用的模型在設計公共衛生活動或試圖說服人們采取預防性健康行動時要考慮的模型。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