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博物館
湖南省博物館位于長沙市開福區,與烈士公園鄰接,占地面積5.1萬平方米,公用建筑面積2.9萬平方米,籌建于1951年,1956年正式對外開放,是湖南省最年夜的汗青藝術博物館。
第一間藏品必需是湖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曲裾素紗褝衣,國度一級文物。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衣重僅僅為48克。表現出了我國西漢期間紡織手藝的進步前輩水平。
第二間文物:御龍帛畫。1973年于湖南省長沙市槍彈庫一號墓出土,是中華人平易近共和國2002年發布的64件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對于領會戰國期間文化有很高的價值。
第三件文物:商代豕形銅尊。1981年湘潭九華船形山出土。是商周期間也是全國僅有的獨一一件表現豬形象的青銅器。價值十分珍貴。
第四件文物:黑地彩繪漆棺。于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1號墓出土。棺概況繪有110多個神怪圖案,極為燦艷。
第五件文物:年夜禾人面紋方鼎。1959年出土于湖南寧鄉縣黃材鎮炭河里鄉。是中國獨一的以人面紋為飾的鼎。年月為商代晚期。對于研究商周文化極為主要。
第六間文物:漢墓T形帛畫。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1號幕出土。帛畫中描畫出了早期畫作人物形象。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漢代最早的獨幅繪畫作品。
第七間文物:唐摹《蘭亭序》。其縱24.5厘米、橫65.6厘米。卷前引首有明代聞名書畫家、鑒賞家董其昌題書“墨寶”二字。
第八間文物:商銅象尊。1975年出土于湖南醴陵獅形山。是一件既具藝術價值,又具適用價值的銅器。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