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系統互連是一個參考模型,說明如何在電信網絡上傳輸消息。它不包括詳細的接口。相反,它為網絡創造者提供了一個指南,使他們的產品與其他創造者的產品兼容。開放系統互連包括7個當消息通過網絡發送時,應執行的功能層這...
開放系統互連是一個參考模型,說明如何在電信網絡上傳輸消息。它不包括詳細的接口。相反,它為網絡創造者提供了一個指南,使他們的產品與其他創造者的產品兼容。開放系統互連包括7個當消息通過網絡發送時,應執行的功能層這個參考模型是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OS)創建的。IOS是一個由160多個國家的代表組成的小組,他們致力于制定標準,以促進各國之間的交流和商業合作。開放系統互連建議編碼在國際電信聯盟電信標準(ITU-TS)的X.200節中。網絡中的每臺計算機都應該能夠執行所有七種功能層。沒有一個程序執行所有四個功能。相反,它們被分在計算機的幾個組件中。功能可以由操作系統執行,程序,或網絡協議。這七層分為兩組。前三層在消息通過計算機時使用。這三層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和網絡層如果信息不是要發送給正在傳遞的計算機,而只是使用計算機來幫助傳輸,消息不經過接下來的四層。這些層僅在消息從用戶或向用戶傳遞時使用。物理層允許硬件發送和接收數據位。開放系統的數據鏈路層互聯系統知道傳輸協議并確保計算機遵循這些規則。最后,網絡層將數據發送到正確的計算機。就像郵局的信封分揀機一樣,它將郵件分為發送給其他計算機的出站郵件和處理該郵件的計算機的本地郵件。如果郵件是本地郵件,然后通過開放系統互連的另外四個功能層進行處理。傳輸層確保完整的消息已到達并檢查錯誤。就像舊電影中的電話接線員一樣,會話層協調兩臺計算機之間的連接。在表示層或語法層,數據從發送時的格式轉換成計算機可以讀取的格式。最后,應用層負責所有的小細節,從檢查連接速度到確保隱私和授權保護到位
-
發表于 2020-07-30 08:08
- 閱讀 ( 645 )
- 分類:電腦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