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針是將空中云層的靜電荷通過導線引到地面,使正負電荷中和而不發生放電現象。
飛機飛行時和地面不產生接觸,安裝避雷針不但起不到避雷的作用,相反會引雷上身,因此飛機上不安裝避雷針。飛機要做的不是避雷,而是防雷。
飛機上都裝有靜電釋放器,一般稱為放電刷,放電刷約3根手指粗,由幾十根很細的針組成,總的電阻相對機身來說是非常小的。根據尖端放電的原理,放電刷能夠將飛機外殼累積的大量電荷放至大氣中,從而保護飛機的安全。
當雷電產生的電流通過飛機,亦或是飛機與空氣、云層摩擦而產生靜電,電流就會瞬間通過放電刷釋放到機身外。這樣,在導體效應的作用下就不會形成高能量的電能聚集釋放這一過程。現代飛機的主翼或尾翼上都裝有放電刷。
一般飛機平均每飛行1萬小時就有可能被雷擊中一次,但由于機殼大部分皆是導體,因此這些強大的電流只會平順地流過機身或機翼表皮,留下小小的燒蝕洞或缺口,對飛機飛行并無大礙。
現代飛機的外殼是用金屬制成的封閉體,這樣的全封閉金屬殼體具有電磁屏蔽作用,無論飛機外界的雷電電壓有多高,飛機內的乘客都會受到電磁屏蔽的保護,雖然電壓極高,但無法形成電流,所以不會觸電,乘客是安全的。另外,現代飛機的起落架輪胎是用導電橡膠特制的,這樣可以有效使飛機起落架觸地瞬間把機體殘留電荷釋放掉,避免乘客下飛機時觸電。
然而放電刷的釋放能力是有限的,如果飛機被高能量的雷電擊中,而放電刷又不能在瞬間將這股能量釋放掉,就會產生電阻效應,有可能損壞飛機的電子操作儀器,甚至機體被擊穿,造成惡性事故。雖說發生這種事故的可能性極小,但畢竟存在。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