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國的農歷,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此民間稱為中秋。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征團圓。中秋節也是臺灣、香港、朝鮮、韓國、日本、越南、琉球的傳統節日。
?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也提到中秋有拜月的活動,但并沒有說明是八月的哪一天。中秋節也是農作物收獲的時節,有民俗學家認為中秋祭月是源于慶祝秋季豐收,同時也會拜祭土地神,是一個感謝神恩的節日。
至于中秋節何時固定有八月十五日,根據歷史學家研究指出,中秋節起源應為隋末唐軍于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軍裴寂以圓月作為構思,成功發明月餅,并廣發軍中作為軍餉,并成功解決因大量吸收反隋義軍而衍生之軍糧問題。唐朝以后,中秋節成為固定的節日,盛行于宋朝。。
大業十三年就是公元617年,如果以這個時間記為最初正式的中秋節,那今年已經是第1397個中秋節了。不過,也可以認為今年是只是第6個中秋節,因為——2008年起中秋節才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