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代是一個巨大的地質時代,從2.51億年前一直延伸到6500萬年前,總長度約為1.86億年。它的前身是古生代,然后是新生代。 中生代 意思是"中間動物生活",因為它指的是動物生活的中期。除了中生代的開始地球大部分是溫暖潮濕...
中生代是一個巨大的地質時代,從2.51億年前一直延伸到6500萬年前,總長度約為1.86億年。它的前身是古生代,然后是新生代。
中生代意思是"中間動物生活",因為它指的是動物生活的中期。除了中生代的開始地球大部分是溫暖潮濕的,海平面和大陸布局與今天的南方有很大的不同。森林延伸到南北高緯度地區,而今天的極地冰蓋大多消失了。

恐龍是中生代的主要生物中生代被恰當地稱為爬行動物時代或恐龍時代,盡管恐龍直到2000萬年后才進化。中生代開始于地球歷史上最嚴重的大規模滅絕之后,即二疊紀-三疊紀滅絕,它消滅了98%的海洋屬和70%的陸生脊椎動物屬。在滅絕之前,哺乳動物的祖先,被稱為突觸動物,是陸地上占主導地位的生物,但僅僅在中生代的幾百萬年前,爬行動物——尤其是古龍爬行動物——開始迅速多樣化并接管生態系統。這一事件被稱為三疊紀接管。中生代動物包括早期的雙子齒象,豬大小的長牙動物,是哺乳動物的遠祖,曾被稱為類哺乳動物的爬行動物,盡管它們與爬行動物完全不同雙子齒龍進化為豬到牛大小的kannemeyeriidae,是中生代早期的主要食草動物,三疊紀是中生代的開端。早期的其他中生代動物包括喙尖的小而豐富的爬行動物,早期的古龍亞龍類動物開始比突觸動物跑得快,因為它們能更快地直立四肢,保存能量,并且能更好地保存水分。當然,中生代的主要動物是恐龍及其近親,如翼龍(有翼爬行動物)和蛇頸龍、魚龍和摩薩龍(海洋爬行動物)。大約2.3億年前,恐龍作為小型兩足食肉動物出現,在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之前,恐龍的起步緩慢,它消滅了風龍、鳥龍、植物蜥和蜥蜴等競爭對手,使世界范圍內對恐龍的輻射和統治敞開了大門,甲龍等裝甲恐龍,各種小型食草恐龍和巨型蜥腳類恐龍,其中最大的蜥腳類動物的體型甚至可以與藍鯨媲美。盡管我們目前已經識別出數萬種物種,但仍有更多的中生代動物有待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