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放上限是一項政府標準,規定了某一特定污染物可產生的最大量。設定排放上限的目標通常是通過制定一個迫使各行業減少其各種污染物排放量的標準來降低總體排放水平。排放上限通常被討論在限額交易制度中,一種可用于控制...
排放上限是一項政府標準,規定了某一特定污染物可產生的最大量。設定排放上限的目標通常是通過制定一個迫使各行業減少其各種污染物排放量的標準來降低總體排放水平。排放上限通常被討論在限額交易制度中,一種可用于控制和調節排放的技術。

當一家公司超過其排放上限時,它可以從擁有超額信用的公司購買信用額度當設定排放上限時,政府工作人員會確定目前某一特定污染物的排放量,以及該污染物對環境造成的危害。然后,他們設定一個目標,并考慮到技術限制、成本和其他因素,確定能以多快的速度降低這種污染物的產生。如果排放上限過于激進,將無法達到要求,系統可能會崩潰。另一方面,如果限制太過寬松,就不會有減排的動力,降低污染物排放的目標將無法實現。在總量管制和交易制度下,產生污染物的行業被授予允許他們生產一定數量的特定污染物的信用額度。分配的信用額度加起來就是排放上限下的總限額如果一家公司的排放量低于其信用額度下的允許排放量,那么該公司可以出售或與排放量超過該體系允許排放量的公司進行交易。通過交易信用額,公司可以幫助整個行業達到排放量目標設定排放上限是為了鼓勵減少污染,通過增加額外的信用額度來實現盈利,這些額度可以在公開市場上出售或交易,也就是說,需要對排放量進行監測。建立和維護監測系統的成本可能很高,這可能會使在現實世界中實施和執行排放上限變得困難。這種擔憂被認為是對總量管制和交易提案的批評,這些人認為這樣的制度終將失敗排放上限的明顯優勢在于,它為減排設定了明確的目標,同時也提供了靈活性,使企業能夠根據日益嚴格的排放標準進行調整。該體系還鼓勵創新和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