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倫·金斯伯格以他的詩歌、同性戀、他的書《嚎叫》、他的政治觀點和他的聯邦調查局檔案等等而聞名。金斯伯格1926年6月3日出生于新澤西州的紐瓦克,他不可能有更不同的父母。他的父親路易斯·金斯伯格教高中,而他的母親...
艾倫·金斯伯格以他的詩歌、同性戀、他的書《嚎叫》、他的政治觀點和他的聯邦調查局檔案等等而聞名。金斯伯格1926年6月3日出生于新澤西州的紐瓦克,他不可能有更不同的父母。他的父親路易斯·金斯伯格教高中,而他的母親納奧米·金斯伯格,他是一個裸體主義者,偏執狂精神分裂癥患者,更糟糕的是,他還是一個共產主義者納奧米·金斯伯格對她的兒子有很大的影響,不管是好是壞。當艾倫·金斯伯格大約九歲的時候,他開始照顧他的母親,而她在精神病院里和外面呆著。她的妄想癥非常嚴重,以至于她都拒絕相信艾倫是她的兒子,并聲稱聯邦調查局在她的大腦中植入了精神控制裝置。艾倫·金斯伯格21歲時聽從了一位精神病醫生的建議,批準了他母親的腦葉切除術。1956年母親去世后,他一直對此感到內疚艾倫·金斯伯格上高中時,他似乎是一個模范,全美國男孩。他學習成績很好,是學校辯論俱樂部的主席。他的父親把艾倫送到哥倫比亞大學,希望他的兒子能成為一名律師。然而,在大學里,艾倫·金斯伯格遇到了威廉·巴勒斯和杰克·凱魯亞克,這兩個人很快就成了他一生的朋友,同時也成為了其他垮掉詩人的朋友與巴勒斯和凱魯亞克一起,金斯伯格探索了紐約的亞文化,發現了毒品、爵士樂、詩歌和他的同性戀,金斯伯格做過各種不同的工作,與其他各種各樣的男人都有不成功的關系。他經常郁悶,加入了商船隊。然而,當他和室友在一輛偷來的車里被抓時,他被送到精神病院住了8個月。在那里他遇到了卡爾·所羅門,金斯伯格把他的時間都花在了醫院里閱讀和寫作上。在他30歲出頭的時候,在墨西哥呆了一段時間后,艾倫·金斯伯格辭去了他的有償工作,全職寫作當時令人震驚的詩句,包括許多關于美國問題的陳述,以及對毒品和性的提及。豪爾成為暢銷書,同時也將金斯伯格和城市之光書店的經理勞倫斯·費林赫蒂(Lawrence Ferlinghetti)告上法庭,法官裁定《嚎叫》是“救贖”社會重要性,“金斯伯格幾乎一夜成名。雖然金斯伯格最初以他的兩本書——《嚎叫》和《卡迪什》以及其他詩歌而聞名,但他很快就引起了聯邦調查局的極大興趣。聯邦調查局有一份關于艾倫·金斯伯格——但他們并不是唯一擔心他的機構。金斯伯格在1965年被古巴和捷克斯洛伐克驅逐出境,原因各不相同金斯伯格一直積極從事寫作和政治活動,直到生命結束。1974年,他的詩集《美國的淪陷》獲得國家圖書獎,后來,他為朋友們拍的“垮臺運動”的照片也出版了。20世紀70年代末,金斯伯格接受了一位藏人的教誨喇嘛名叫喬雅姆·特朗帕,他說服金斯伯格戒掉藥物,練習瑜伽和冥想。艾倫·金斯伯格1997年死于肝癌,此前《嚎叫》被轉載了50多次
-
發表于 2020-08-29 06:36
- 閱讀 ( 1107 )
- 分類:社會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