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內森·利奧波德(Nathan Leopold,Jr.)和理查德·勒布(Richard Loeb)是1924年一起臭名昭著的謀殺和綁架案的被告。芝加哥大學的優秀學生,他們試圖通過謀殺14歲的博比·弗蘭克斯并試圖收取贖金來上演"完美的犯罪"。利奧波德...
小內森·利奧波德(Nathan Leopold,Jr.)和理查德·勒布(Richard Loeb)是1924年一起臭名昭著的謀殺和綁架案的被告。芝加哥大學的優秀學生,他們試圖通過謀殺14歲的博比·弗蘭克斯并試圖收取贖金來上演"完美的犯罪"。利奧波德和勒布受到啟發,想逃脫謀殺德國哲學家尼采的著作和他的超人概念。克拉倫斯·達羅在法庭上代表利奧波德和勒布,利奧波德和勒布發表了他職業生涯中最精彩的一次演講,反對對兩人處以死刑。

利奧波德和勒布受到德國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尼采的著作的啟發,想逃脫謀殺利奧波德和勒布十幾歲時第一次在芝加哥大學相識。兩人都是聰明的高級學生,但內森·利奧波德是個智商210的天才。在謀殺案發生時,利奧波德19歲,在芝加哥大學學習法律;18歲的勒布在哈佛法學院修了一些課程后,也打算這樣做勒布在犯罪現場留下了一副眼鏡。利奧波德和勒布幾個月來精心策劃了他們的犯罪活動在綁架和謀殺計劃實施之前,兩人已經成功地犯下了其他不太嚴重的罪行,比如小偷小摸。利奧波德和勒布的謀殺動機僅僅是為了逃脫懲罰,為了證明他們在智力上的優勢,他們計劃綁架一個男孩,在不被抓到的情況下收取贖金;為了防止綁匪被發現,謀殺受害者是必不可少的。他們選擇了理查德·勒布的鄰居和家庭朋友作為受害者,因為他們可以輕易地讓他進入車。盡管計劃周密,兩人犯了一些錯誤導致了他們的被捕。鮑比·弗蘭克斯的尸體在贖金收繳之前就被發現了。內森·利奧波德把眼鏡留在了犯罪現場。他們有一個罕見的鉸鏈裝置,在芝加哥地區只買了三副這樣的眼鏡。這副眼鏡的不在場證明是在謀殺當晚帶著幾個女孩開車兜風。當晚發現利奧波德的車正在修理時,眼鏡就壞了克拉倫斯·達羅接手了男孩的案子,建議他們認罪,而不是因為精神錯亂而無罪。這一策略使他們避免了陪審團的審判。達羅是死刑的堅決反對者,他在一名法官面前為謀殺者的案件辯護,批評了一種將精神失常的年輕人定罪的刑事制度他的請求是成功的,利奧波德和勒布都被判處無期徒刑加上99年。利奧波德和勒布在喬利特監獄服刑,他們用他們的教育來上課Richard Loeb于1936年被一名獄友殺害。根據此人聲稱Loeb對他進行性侵犯,這起謀殺被裁定為自衛。Leopold繼續學習,在監禁期間掌握了27種語言。1958年,內森·利奧波德獲得假釋。他搬到波多黎各,在那里娶了一個寡婦。入獄后,利奧波德寫了一本自傳,繼續他年輕時在審判前就開始的鳥類學研究。1971年8月30日,利奧波德死于心臟驟停,享年66歲。利奧波德和勒布案激發了許多虛構作品,尤其是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的《繩子》和《邁克爾·哈內克的滑稽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