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的經濟政策1837年的恐慌被歸咎于安德魯·杰克遜。總統安德魯·杰克遜的經濟政策常常被指責為造成1837年恐慌的條件。1829年,杰克遜不信任國家銀行他認為這是違憲的,拒絕續簽銀行章程。他還撤回了所有聯邦基金,馬丁·范布倫召集了一次國會特別會議來應對1837年的恐慌因此,這些機構很容易獲得信貸。國家資助和私人投資的項目,如運河和鐵路線,鼓勵了西部擴張。投機者很快購買了廉價的政府房地產,希望能賣掉它賺取巨額利潤因為擴張和基礎設施推高了房地產價值企業也嚴重依賴信貸,通常利用收益為高回報的投機性投資提供資金,而不是迅速償還貸款。銀行能夠提供這種廉價信貸的部分途徑是使用銀行票據,外國投資者希望利用美國經濟的繁榮,為經濟增加額外的資本。隨著高水平的貨幣流通,通貨膨脹是不可避免的。投機活動推動房地產銷售創下歷史新高。到1837年,土地管理局報告的銷售額是1830年的10倍。希望減少這種土地搶購,1836年夏天,杰克遜發布了《貨幣種類通知》,要求所有公共土地出售都必須使用金銀貨幣。國有和私人銀行沒有足夠的實物資金,通常使用銀行票據進行貸款。由于信貸供應突然中斷,許多買家拖欠付款市場干涸,1837年的恐慌正在進行。外國投資者要求舉債,拒絕接受美元。銀行儲備已經過度擴張,很快就耗盡了。儲戶試圖取款,結果導致銀行擠兌。在1837年的恐慌中,紙幣變得一文不值,因為銀行拒絕將紙幣兌換成硬硬幣。大范圍的商業失敗,1837年1月,當馬丁·范布倫(Martin Van Buren)就任總統時,恐慌才剛剛開始截至6月底,僅在紐約就有超過250家企業倒閉。9月,范布倫召開了國會特別會議,要求建立一個旨在提高銀行責任感的國家財政體系。盡管有政治努力,1837年恐慌的影響已持續多年。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