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互不往來法》的一部分,英國船只被禁止進入美國水域在1803年拿破侖戰爭開始時,美國一直保持中立的立場,仍然允許在戰爭中作戰的國家之間進行貿易。當時的想法是,只要美國在軍事上保持中立,它也可以通過對所有交戰國家進行貿易而不偏袒任何一方來保持經濟中立然而,隨著一艘載有貨物的中立美國護衛艦切薩皮克號(USS Chesapeake)于1807年6月21日被英國軍艦"豹"號(HMS Leopard)作為人質登上美國人在這次襲擊中喪生、受傷和被俘,這起事件是促使杰斐遜和國會頒布全面禁止英國進口,并最終禁止美國向英國出口的催化劑之一
位于華盛頓特區的杰斐遜紀念館。杰斐遜總統簽署了1807年的禁運法案。有趣的是,在切薩皮克號事件發生之前,國會通過了1806年禁止進口法案,該法案禁止從英國進口。該法案于1806年4月18日通過,但并未立即生效;美國首先想看看英國在聽到新法案后是否,將停止登上中立國船只并給其留下深刻印象的做法。正如切薩皮克號(USS Chesapeake)所表明的那樣,這一信息并未得到重視。因此,杰斐遜總統和國會不僅開始執行《禁止進口法》,而且在原法案的基礎上增加新的法律,以更大膽地堅持中立。這一點最終于1807年12月22日通過了1807年禁運法,該法正式命名為"對美國港口和港口的船舶實施禁運",杰斐遜在1807年對美國的貿易禁令幾乎沒有受到任何一個美國國會的反對經濟上依賴貿易的航運港口。新英格蘭等著名港口不太愿意放棄其主要的賺錢手段。盡管美國政府試圖打擊非法航運,港口繼續通過出口走私貨物來藐視法律。政府阻止走私的例子只會損害美國經濟,因為貿易路線的利潤損失,美國經濟開始受到影響國會試圖通過修改放寬貿易限制來挽回一些經濟損失。1809年3月1日,《禁止通商法》被簽署為法律。這項法案允許美國港口再次裝運出口貨物,并接受來自其他國家(不包括英國和法國)的進口貨物。最終,這并沒有阻止美國托運人向英國和法國提供貨物,國會不得不重新考慮,隨后梅肯的第2號法案實際上為徹底廢除1807年的禁運法案和1809年的《互不往來法》打開了大門,U、 美國公民和新聞界看到《禁運法》的廢除感到松了一口氣,這項法案在一些出版物中被嘲笑,其中包括"dambargo"、"ograbme","去酒吧吧-~em"和"暴徒暴怒"。
杰斐遜紀念堂內的托馬斯·杰斐遜雕像。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