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19世紀,布魯克林大橋橫跨東河,連接紐約市布魯克林區和曼哈頓區約翰·羅布林是設計這座橋的德國移民和工程師。這座橋于1869年動工,離1883年正式通車還有14年的時間。羅布林于1869年去世,就在大橋開始修建之前,但是他的兒子華盛頓·羅布林在他死后接管了這個項目。華盛頓·羅布林在1870年受了傷,無法積極參與余下的施工過程,因此他的妻子艾米莉·沃倫·羅布林負責余下的施工
就像布魯克林大橋一樣,威廉斯堡大橋還橫跨東河連接布魯克林和曼哈頓,這個項目是由紐約橋公司組織的,布魯克林市提供了三分之二的資金根據建筑合同的條款,該公司可以向行人和過橋車輛上的人收取費用。關稅被封頂,使大橋公司的年利潤不能超過15%。這座長達一公里的大橋是第一座使用鋼絲的懸索橋布魯克林大橋于1883年5月24日對公眾開放。市政府將開放日定為公共假日,有15.03萬人繳納1美分的關稅過橋,布魯克林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懸索橋。紐約市地標保護委員會將其指定為城市地標,在國家一級,它也被國家公園管理局指定為國家歷史地標。在大橋建造之前,布魯克林的人口只有40萬,而曼哈頓卻人滿為患,但大橋的開放使更多的人能夠搬出紐約市進入布魯克林,而不會影響他們的工作能力約克市發現布魯克林大橋狀況不佳。雖然結構完好,但大橋的許多部分,包括匝道和橋面,都需要維修。在美國復蘇與再投資法案(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和其他組織的資助下,2010年開始了修復工作。截至2011年,據市政府官員估計,每天有超過12萬輛汽車和4000名行人穿過這座歷史悠久的大橋。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