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磨蝕是指人們由于成為雙語或多語種而喪失了對母語的流利性。習得新語言的過程會影響一個人對他們出生時所使用的語言的使用,也會影響到他們以后的生活。隨著20世紀國際移民變得越來越普遍世紀以來,應用語言學領域已...
語言磨蝕是指人們由于成為雙語或多語種而喪失了對母語的流利性。習得新語言的過程會影響一個人對他們出生時所使用的語言的使用,也會影響到他們以后的生活。隨著20世紀國際移民變得越來越普遍世紀以來,應用語言學領域已經建立了一些模型,以更好地理解新語言的習得是如何導致語言損耗的。語言技能的喪失可能是許多不同因素的結果,最終可能導致語言學家所說的“語言死亡”學習一門新語言的過程會影響一個人;語言學家用“母語損耗”這個詞來描述隨著移民對第二語言(L2)的熟練程度的提高,母語(L1)逐漸消失損耗是雙向的,母語為母語的人在習得二語技能的同時,母語技能也會發生變化,母語受到影響的程度與二語在人的生活中占主導地位的程度有關,再加上對母語及其周圍文化的接觸越來越少,語言學家試圖確定母語和二語之間的干擾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認為是正常的還是不正常的,但是,由于沒有語言“正常”的標準,當前的思維傾向于把語言損耗看作一個連續統一體,而不是一系列固定的事件研究表明,第一語言習得和第二語言習得都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如語言接觸的程度,以及人的語言能力和動機,這些外部因素對二語習得的影響比母語更大,無論是母語損耗者還是二語習得者學習者經常以不同于母語者的方式使用語言,尤其是在語法和句法方面。這些變化似乎是由于兩種語言系統之間不兼容的結果,而不是說話人的基本語言技能和理解能力的改變語言磨蝕的過程仍然是一個理論研究領域,語言學家繼續研究的一些因素包括回歸假說,這一觀點認為,由于心理和社會因素,二語習得的速度要比母語快得多。一個人習得母語和二語技能的年齡會影響二者在多大程度上受到磨蝕。對青春期前和青春期后移民的研究表明,青春期前的語言學習者傾向于喪失母語技能在二語習得流利性的同時要慢一些
-
發表于 2020-09-02 12:32
- 閱讀 ( 1189 )
- 分類:社會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