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區會擾亂松果體和褪黑激素的產生,從而混淆一個人的晝夜節律。這個腺體也被稱為"第三只眼"。這個名字并不意味著精神能力。相反,某些與人眼的感光視網膜相似,進化科學家們推斷視網膜是從同一個器官進化而來的。在一些動物的頭骨上甚至有一個小孔,光線可以通過這個小孔到達與之相當的腺體,眼睛中的受體直接通向腺體。
松果體分泌褪黑激素,可促進睡眠。松果體在人體中的作用仍在探索中。據認為,松果體可根據光線的季節變化發出不同水平的激素,在某些動物中,松果體可調節相關激素繁殖沖動。人類松果體腫瘤有時會導致青春期過早開始。
松果體位于小腦上方。松果體主要分泌褪黑激素,沒有它,人就無法入睡。人類24小時的睡眠-覺醒周期是由腺體調節的,腺體對光的反應會產生更多的褪黑激素。在夜間活動的動物中,這個過程是顛倒的,因此它們在黑暗中醒來因此,對于嚴重失眠癥和時差綜合癥的患者,通常會服用褪黑激素補充劑。據認為,許多其他疾病可能與腺體的褪黑素分泌有關。那些患有雙相情感障礙、抑郁或肥胖的人在接受褪黑激素治療后,已獲得一定程度的緩解,但目前的研究結果還不確定。褪黑激素分泌的中斷甚至可能導致頭痛、癌癥和膽囊結石等多種癥狀。松果體在醫學上有著浪漫的歷史。早期的醫生和解剖學家對其進行了解剖,但未能發現其用途。人們對其與眼睛的相似性存在爭議哲學家笛卡爾指出,由于它的奇異性,它必須具有重要意義。他的推理是,在對稱的人腦中,所有的部分都是雙倍的,但腺體沒有對應的部分。因此,他認為,褪黑激素是松果體對光的反應產生的一種激素。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