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米是一種以米制測量尺度為基礎的長度測量方法,等于十分之一米。一米的確切長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最初是以地球赤道和北極之間的距離為基礎的。然而,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米的長度是以光為基礎的,使用特定元素的波長進...
分米是一種以米制測量尺度為基礎的長度測量方法,等于十分之一米。一米的確切長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最初是以地球赤道和北極之間的距離為基礎的。然而,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米的長度是以光為基礎的,使用特定元素的波長進行初始測量,并根據光速進行更新測量。因此,分米的長度可以根據使用的標準而變化,但與公制中的其他測量方法相比,分米的長度保持不變。
![]()
科學家用燒杯測量公制哪種測量方法,如米和分米,都是基于創建一種易于使用小數的測量系統的思想。其他測量系統,如美國英尺和英寸標準,并不總是使用十或百分之一的系統來分解。英寸是十二分之一英尺,例如,其他測量通常基于半英寸、四分之一英寸以及距離的進一步減半。公制測量的發展是為了創建一個標準,使用十進制方法可以方便地進一步劃分和乘以,使用前綴"deci-"和"centi-"來表示十分之一和一百分之一。最初的測量用來確定一米的長度,這是分米的基礎,是以從地球赤道到北極的距離為基礎的。1790年代,一個科學家小組負責確定這個距離,以用于確定一米的長度。一旦他們有了這個測量,那么總長度就被用來確定一米的長度是這個距離的1千萬分之一然而,地球的形狀并不是一個完美的幾何形狀,因此這個距離的計算并不完美,地球的實際周長只有4000多萬米(超過1.31億英尺),米的長度和相關的測量方法,如分米,已經進行了多次修改。第一次重大變化是在1960年,當時米的長度是根據氪-86原子發出的光的波長來定義的。然而,由于某些變量可能會導致光波長測量的不完善,這又一次發生了1983年改為根據光速確定米和分米的長度。1983年以來,米的官方長度是光在真空中以1/299792458秒的速度傳播的距離;分米是這個長度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