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射線是亞原子粒子,在太空中以極快的速度向四面八方飛行。其中大約90%是質子,9%是氦原子核,1%是電子。與其命名相反,宇宙射線是高能粒子,而不是射線本身。 在地球上,當宇宙射線與高層大氣相撞時,我們可以探測到它們并釋放...
宇宙射線是亞原子粒子,在太空中以極快的速度向四面八方飛行。其中大約90%是質子,9%是氦原子核,1%是電子。與其命名相反,宇宙射線是高能粒子,而不是射線本身。在地球上,當宇宙射線與高層大氣相撞時,我們可以探測到它們并釋放出帶電粒子簇射。通過觀察粒子簇射的強度,我們可以推斷宇宙線的能量和方向。
![]()
站在一堆書后面的女人超高能宇宙線(UHERC)是一種具有異常高能量的宇宙射線,沒有官方的臨界值來定義超高能宇宙線,但這個術語通常指宇宙射線接近或超過宇宙線能量的格雷森-扎茨平-庫茲明(GZK)極限。GZK極限對應于6×1019電子伏的閾值能量,大約是最強大粒子加速器中粒子能量的1000萬倍。超過這個極限,人們認為宇宙射線與宇宙微波背景相互作用,產生稱為π介子的奇異粒子,從而將其能量降低到GZK極限。但據著名物理學家稱,觀測到的宇宙射線超過了GZK極限。這是物理學的一個謎,可能是繼愛因斯坦之后的物理理論的一個暗示比如李·斯莫林,在猶他州的達格威試驗場觀測到的一條宇宙射線,綽號"哦,天哪,粒子",它的能量約為3×1020電子伏。這大致相當于一個投擲得很好的棒球的能量——然而我們這里所說的粒子比一個典型的原子核還要小。據估計,這個粒子的運動速度大約是光速的1-5×10-24這意味著,如果宇宙射線與光子(光粒子)賽跑,經過整整一年的旅行,宇宙射線只會比原來的光子落后46納米。自從1991年發現"天哪"粒子以來,至少記錄了15次類似的事件,證明超高能宇宙射線是一種真實的現象。由于這種粒子能量巨大,它們不太可能受到星系磁場的影響,因此它們很可能從其起源點沿直線傳播。但是,在宇宙射線起源的天空方向上沒有發現任何有趣的東西。為什么?我們不知道。